这首《清平乐·春晓》由清代女诗人陈珍瑶所作,描绘了春日清晨的细腻景象与情感体验。
“宵来雨骤”,夜晚的雨势急促,滴答声在屋檐下喧嚣,营造出一种湿润而静谧的氛围。“繁响喧檐漏”中的“繁响”和“喧”字,生动地表现了雨声的密集与强烈,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雨声填满。
“开遍海棠春意逗”,海棠花在春日的微风中绽放,春的气息弥漫开来,仿佛春天就在这一瞬间被唤醒。“逗”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海棠花的娇羞,又暗示了春意的盎然。
“又是禁烟时候”,点明了时节,春季已至,不禁让人想起清明节的习俗——禁烟,即清明前后的几天内不生火做饭,以示对先人的怀念。这样的背景设定,为整首词增添了一层淡淡的哀愁与缅怀之情。
“梦回小阁初晴”,从梦境中醒来,发现外面已是晴朗的早晨,这种由阴转晴的转变,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清新,也暗示了心灵的解脱与希望的复苏。“凭栏听卖花声”,站在窗前,倾听远处传来的卖花声,花香与人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
“何处秋千笑语,东风吹送分明。”最后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想象着秋千上孩子们的欢笑声,在春风的吹拂下,清晰可闻。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与未来的欢乐场景相连结,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日早晨,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活情感的细腻捕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