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气吟(其四)

年年索赋养边臣,曾见登陴有一人。

上爵满门皆紫绶,荒村无处不青磷。

仅存皮骨民堪畏,乐尔妻孥国已贫。

试问怡堂今在否,孤存留守自捐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浩气吟(其四)》是明代诗人瞿式耜所作,通过描绘边疆守臣的艰苦生活与国家贫困的现状,表达了对边防将士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联“年年索赋养边臣,曾见登陴有一人”,开篇即点出边防将士常年辛劳,为国家赋税奔波,却鲜有人能亲临前线,形象地描绘了边防将士与实际守卫之间的距离感。

颔联“上爵满门皆紫绶,荒村无处不青磷”,对比鲜明,上句描述的是朝廷对边防将士的高规格封赏,下句则揭示了边疆地区因战乱而荒凉的景象,无数亡魂化为青磷,隐喻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苦难。

颈联“仅存皮骨民堪畏,乐尔妻孥国已贫”,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边疆地区的人民在战争中仅存皮骨,生活困苦,而国家也因此陷入贫困,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对国家经济状况的担忧。

尾联“试问怡堂今在否,孤存留守自捐身”,以设问的方式,询问怡堂(可能指边防要塞或官署)是否还存在,暗示边防的衰败,同时赞扬那些坚守岗位、不惜牺牲自己的边防将士,体现了诗人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崇高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明代边疆的动荡局势和人民的苦难,以及诗人对边防将士的同情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展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1)

瞿式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瞿景淳孙,瞿汝说子。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永丰知县,有惠政。崇祯初擢户科给事中,搏击权豪,大臣多畏其口。诏会推阁臣,助钱谦益沮周延儒,事发,坐贬谪,废于家。福王立,起应天府丞,擢右佥都御史。唐王监国,擢兵部右侍郎。旋退广东,与丁魁楚等立桂王朱由榔于肇庆。王奔全州,以文渊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留守桂林。在军与士卒同甘苦,兵饷不足,以妻簪环佐之,故人无叛志。封临桂伯。永历四年十一月,城破,端坐府中,与总督张同敞俱死。清谥忠宣。有《愧林漫录》、《云涛集》、《松丸集》

  • 字:起田
  • 号:稼轩
  • 籍贯:明苏州府常熟
  • 生卒年:1590—1651

相关古诗词

浩气吟(其五)

边臣死节亦寻常,恨死犹衔负国伤。

拥主竟成千古罪,留京翻失一隅疆。

骂名此曰知难免,厉鬼他年讵敢忘。

幸有颠毛留旦夕,魂兮早赴祖宗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浩气吟(其六)

拘幽土室岂偷生,求死无门虑转清。

劝勉烦君多苦语,痴愚叹我太无情。

高歌每羡骑箕句,洒泪偏为滴雨声。

四大久拼同泡影,英魂到底护皇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浩气吟(其七)

严疆数载尽臣心,坐看神州已陆沈。

天命岂同人事改,孙谋争及祖功深。

二陵风雨时来绕,历代衣冠何处寻。

衰病余生刀俎寄,还欣短鬓尚萧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浩气吟(其八)

年逾六十复奚求,多难频经浑不愁。

劫运千年弹指去,纲常万古一身留。

欲坚道力凭魔力,何事俘囚学楚囚。

了却人间生死事,黄冠莫拟故乡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