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南岳喜雨呈李倅

六月赤日方炎炎,云不行天龙遁潜。

阴阳失职帝怒赫,地下万物遭炮燖。

农夫争陂数斗死,驱沙掷土唯飞廉。

湖南本钱二十有四万,岁望何以安黎黔。

府官惶惶使台恐,祀坛祷岳惟精严。

君驰副车职其事,秘文在板香盈奁。

镮刀割牲荐肴酒,夜半奠玉抽灵签。

星河收光倏阴晦,雷声群群来山南。

斯须密点欲裂瓦,烛光出屋排龙髯。

鼪鼯哀啼晓色淡,碧涧久涸银涛添。

田田水足稻秀拔,旱暵一洗凉飔兼。

芬馨罗列报神贶,文实之论前贤佥。

兴云作雨乃谁柄,坐视焦灼悭濡沾。

待兹诚祷始感发,威福自任宁无嫌。

至理从来莫能诘,异景聊足开吾瞻。

孤峰翠滑犀露角,溢溜飞洒琼为帘。

烟藏拱木半吞吐,湘水倒影分毫纤。

庙门欲出尚回首,正似老笔图霜缣。

高吟成章又奇绝,睥睨韩杜君何谦。

嗟余适为簿书缚,不尔从往精神欦。

蚊蝇休飞夏将尽,清露收拾摧圆蟾。

何当结轨更一往,历览舜迹穷高尖。

群仙虽有路歧远,志士岂无岩谷淹。

收奇拔俊召和气,一国遂除灾眚占。

暂时响应未足数,此语非是君仍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六月酷暑时,因阴阳失衡导致干旱,百姓生活困苦,农夫甚至因旱灾而丧生的情景。诗中描述了官员们为求降雨,进行祭祀活动,包括宰牲祭神、焚香祷告、抽签祈雨等一系列仪式。随后,天空突然变化,雷声轰鸣,暴雨倾盆而下,不仅解除了旱情,还带来了清凉的风。诗中通过描绘雨后的景象,如田野被雨水滋润,稻谷茁壮成长,以及自然界的生物因雨而欢欣,展现了雨水对于大地和生命的宝贵意义。

诗人郭祥正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现象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能够再次前往南岳祈雨的期待,以及对能够为国家除灾解难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福祉的关怀和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寄题鄂州李屯田家园仁安亭

头陀楼阁坐青烟,画屏正落南檐前。

主人隐几写风物,幅巾莹爽南昌仙。

仙翁读书五千卷,道与世背多聱邅。

安之不扰静以养,逸我寿老全于天。

帘栊疏疏白光透,栏槛寂寂花阴圆。

黄鹂弄巧子趁母,白酒酿熟金为船。

渊明醉矣客可去,细藤织榻闲攲眠。

君不见黄鹤楼,鹦鹉洲,碧云欲合天自晚,芳草无情春亦愁。

祢衡白骨瘗何处,曹王旧曲无人收。

沈吟往事变华发,不饮何以销吾忧。

销忧乎,君且饮,醉来天地真衾枕。

形式: 古风

金陵赏心亭

夹淮青城几百尺,城上高亭望无极。

南还北去千万艘,人生何苦恋惊涛。

百年易得变尘土,后世视今今视古。

此间风月最为多,莫辞把酒呈高歌。

前朝宫苑荒烟在,乐极悲来亦奈何。

形式: 古风

钟山宝公塔

盘盘钟山古城北,夹道青松两行直。

浮屠突兀倚云烟,绘事犹存旧刀尺。

刀裁尺量不可过,浮生不悟欲如何。

凭栏直下视千里,多少丘墟藏绮罗。

形式: 古风

徐州黄楼歌寄苏子瞻

君不见彭门之黄楼,楼角突兀凌山丘。

云生雾暗失柱础,日升月落当帘钩。

黄河西来骇奔流,顷刻十丈平城头。

浑涛舂撞怒鲸跃,危堞仅若杯盂浮。

斯民嚣嚣坐恐化鱼鳖,刺史当分天子忧。

植材筑土夜运昼,神物借力非人谋。

河还故道万家喜,匪公何以全吾州。

公来相基叠巨石,屋成因以黄名楼。

黄楼不独排河流,壮观弹压东诸侯。

重檐斜飞掣惊电,密瓦莹静蟠苍虬。

乘闲往往宴宾客,酒酣诗兴横霜秋。

沉思汉唐视陈迹,逆节怙险终何求。

谁令颈血溅砧斧,千载付与山河愁。

圣祖神宗仗仁义,中原一洗兵甲休。

朝廷尊崇郡县肃,彭门子弟长欢游。

长欢游,随五马,但看红袖舞华筵,不愿黄河到楼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