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毛君偶成

年来衰病正相兼,薄宦奔驰尚未厌。

诗句空多浑漫兴,俗缘已重不须添。

聱牙向物知难合,疏懒怜公独未嫌。

时听渊明咏归去,犹应为我故迟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翻译

近年来身体衰弱疾病缠身,做个小官四处奔波也未曾感到厌倦。
诗中的兴致虽然浓厚,但世俗的牵绊已经够多了,无需再添加。
面对事物我深知难以苟同,自己的懒散性格也并未因此而被嫌弃。
时常听到有人吟诵陶渊明的归隐诗篇,他似乎因为我的缘故而迟迟未能离去。

注释

年来:近年来。
衰病:身体衰弱疾病。
正相兼:同时存在。
薄宦:小官。
奔驰:奔波。
尚未:还未。
厌:厌倦。
诗句:诗中的句子。
空多:浓厚。
浑漫兴:兴致浓厚。
俗缘:世俗的牵绊。
已重:已经足够。
不须添:无需再增加。
聱牙:难以理解。
向物:对事物。
知难合:难以苟同。
疏懒:懒散。
怜:同情。
独未嫌:并未嫌弃。
时听:时常听到。
渊明:陶渊明。
咏归去:吟诵归隐诗。
犹应:似乎。
故迟淹:故意拖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题为《次韵毛君偶成》。诗中,作者以自身的年老体衰和忙碌的官场生涯为背景,表达了对繁琐事务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他自嘲诗句虽多却杂乱无章,感叹世俗牵绊使生活沉重,难以摆脱。诗人欣赏毛君的淡泊与随性,即使自己难寻共鸣,也赞赏对方的疏懒态度。最后,诗人借陶渊明的归隐之志,暗示自己渴望暂时停留,享受片刻宁静,仿佛因为毛君的这种生活方式而推迟了自己的归隐计划。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毛君清居探菊

眼前黄叶畏秋霜,耳畔啼蛩怨夜长。

佳节欣闻近萸菊,清商试为奏伊凉。

疏狂久笑谋生拙,贫病应怜为口忙。

今日共君拚一醉,从教人道亦高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毛君游陈氏园

增筑园亭草木新,损花风雨怨频频。

筼筜似欲迎初暑,芍药犹堪送晚春。

薄暮出城仍有伴,携壶藉草更无巡。

归轩有喜知谁见,道上从横满醉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毛君感事书怀

种棠经岁便成科,秋雨调匀气渐和。

才力有馀嫌事少,风情无限觉诗多。

长松更老仍添节,古井虽深自不波。

宴坐山房人岂识,一尊聊且慰蹉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春尽日出游

念乱忧生已不任,尔来多负看花心。

晚收桑柘怜农事,坐阅溪山换醉吟。

怀抱略陈从得句,暄晴不定始成阴。

忽闻啼鴂惊春去,芳草无人且独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