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南海柏台甘露赠潘侍御(其二)

兰台使者忆长安,万里云霄揽辔看。

忽报三危开玉树,谁分双掌注铜盘。

霜凝合浦明珠出,风动增城瀑布寒。

清节满朝君不信,流光偏缀惠文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此诗《题南海柏台甘露赠潘侍御(其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诗中描绘了使者对长安的思念与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以及对南海独特自然景观的赞叹。

首句“兰台使者忆长安”,以“兰台”借指官署或文人聚集之地,表达使者对长安的怀念之情。接着,“万里云霄揽辔看”,形象地展现了使者在想象中远眺长安,心驰神往的情景。

“忽报三危开玉树,谁分双掌注铜盘。”这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三危山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山,玉树象征着珍贵与美好,双掌注铜盘则可能暗喻某种仪式或象征权力与财富的分配,整体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华美的氛围。

“霜凝合浦明珠出,风动增城瀑布寒。”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南海的自然奇观。合浦是古代著名的珍珠产地,此处以霜凝暗示珍珠的珍贵;增城瀑布则通过风动和寒意,展现了瀑布的壮观与清凉之美。

最后,“清节满朝君不信,流光偏缀惠文冠。”表达了对潘侍御高尚品德的赞美,认为他的清廉正直不仅在朝中广为人知,连时间的流逝也为其加冕,寓意其美德如同璀璨的宝石,永世流传。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与对友人高尚品质的赞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题潘廷尉留馀堂

前朝知政四留馀,廷尉为堂取自书。

潘令官衔犹散骑,于公门第早容车。

法星傍斗悬高座,佳气如云护直庐。

海内称平逢此日,主恩先已未应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得元美冯参政书知王沂州先已失寄

摇落中原伏枕时,故人千里一相思。

双鱼不灭加餐字,五马虚传遣吏辞。

我在河山终未邈,书来雨雪自堪迟。

从今把酒登楼处,数子江湖会有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荅寄敬美

君家鸿雁满江千,岁杪逢人一字难。

白雪似应工伏枕,青山好在重加餐。

卷中双玉清相倚,掌上千金笑独看。

两地起居俱不恶,风尘回首任漫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题元美藏经阁

岧峣飞阁大湖傍,有客翻经日满床。

白马尚留霜练影,彩毫应带雨花香。

当年张掾生秋兴,何处支公坐道场。

君自风流兼二子,吴门极目正茫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