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都门

六年束吏舍,所向困局迫。

出郊兹晨始,豁若樊笼释。

望山怀故栖,遵途感新陌。

回首魏阙高,尘沙黯将夕。

微躯堕世罟,拮据事行役。

岂无四方志,悲与亲爱隔。

旷寂均苦乐,浮生安所择。

起灭情无端,沉思莫能掷。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官署,踏上旅途时的复杂心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对新环境的适应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首句“六年束吏舍”,点明了诗人长期在官署任职,生活被束缚。接着“所向困局迫”表达了在官场中的种种限制和压力。诗人通过“出郊兹晨始”和“豁若樊笼释”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离开官署后心情的解放和自由感,如同从囚笼中解脱出来一般。

“望山怀故栖,遵途感新陌”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新旅程的感慨。他回望山峦,心中涌起对往日居所的怀念;踏上新的道路,又感到了对未知的探索和适应。

“回首魏阙高,尘沙黯将夕”描绘了诗人回望官署,看到的是高耸的建筑和即将降临的黄昏,暗示了对过去生活的告别和对未来的期待。接下来“微躯堕世罟,拮据事行役”表达了诗人作为个体在社会中的挣扎和忙碌,生活如同落入了社会的网中,难以摆脱。

“岂无四方志,悲与亲爱隔”流露出诗人对远方志向的追求,以及与亲人朋友分离的悲伤。这句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亲情的深深眷恋。

“旷寂均苦乐,浮生安所择”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苦乐的深刻理解,认为无论是旷野还是寂静,都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无法选择。这句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最后,“起灭情无端,沉思莫能掷”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无常和难以把握的感慨,以及深沉的思考。这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旅途的心理变化,以及对人生、理想、亲情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6)

李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喜晤孙星衡社丈述赠

昔判长安袂,烽烟障蓟丘。

穷交惟我在,远道为君愁。

岂意三年别,同为万里游。

晤言如梦寐,于邑岂能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杨贤甫副宪祀华岳江渎

圣代怀柔秩典章,首严岳渎尊金方。

中丞暂假祠官节,宗伯亲颁御府香。

挺秀三峰连汉畤,安澜万里下瞿塘。

新秋莫讶无残暑,驿路风清白简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潘世衡内陟少宗伯

从龙仗策自关东,江上频行御史骢。

钱谷暂烦萧相国,仪文终藉叔孙通。

百年礼乐方开辟,一代车书欲混同。

天子垂裳问民事,入朝应奏未央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哭师二首(其一)

生死亲营一亩宫,瓣香谁解为南丰。

敢云狸首斑为美,常恐牛眠卜未工。

门下易名萧颖士,帐前负笈马扶风。

吹台赋罢人何往,呜咽黄流水自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