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云怨

乌衣旧国。感百年初遇,春寒奇劫。

已过踏青时候,恁地小园晴未彻。

杏雨封巢,梨云堆巷,蓦比人间路还窄。

说与卢家,莫愁知道,此日也愁绝。

东风漫冷栖香骨。看离魂几队,双双心热。

胜似楼中赋生别。多故池塘,薄福帘拢,本难消得。

证到花天,者般同命,更有万红一窟。

形式:

鉴赏

这首《春云怨》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以乌衣巷的典故开篇,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感慨和当下的凄凉心境。诗人描绘了春天寒意未消,小园景色虽晴却显得狭窄,暗示了世事变迁,连自然之路都仿佛不如人心境的狭窄。他借用“卢家莫愁”的典故,表达出今日的愁苦无处排解。

接下来,东风带来的冷意更增添了诗人的情感深度,离魂成双,情感炽热,却无法避免生离的痛苦。池塘的变迁和帘拢的薄福,进一步揭示了生活的艰难。最后,诗人感叹命运相同,即使在花天美景中,也感到万般愁苦,仿佛所有的红花都集中在一处,象征着人生的困境和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作者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绛都春.重赋春水

鱼天始翠。见四尺画篷,和云飘起。

桃片压香,倒浸红楼,沉沉地。斜阳染绿浑如醉。

认万古春愁影子。紫萍来往,似寻不到,小桥原位。

重倚。垂杨唤渡,便人语吹过,隔江都细。

住在镜中,让与渔娃,闲梳髻。五湖负了鸳边誓。

甚日办诗船行李。十年花样飘零,听莺听水。

形式:

青玉案.闰三月,和家大人原韵

人生怎不蛮天住。便春也忘归去。

破例东风浑借与。

饧箫得意,酒旗增价,一倍江南趣。

慢将首夏清和付。蝶梦翻新踏青处。

万艳离魂还有主。

绿添莺界,红销鹃国,赚了梨花雨。

形式:

水龙吟.榕城望雨词二首,和家大人(其一)

龙祠箫鼓黄昏,看看又上珠潭月。

碧云桑路,双鸠似悔,那回轻别。

著甚乾忙,牧童懒向,夕阳吹笛。

叹年光暗里,嫩晴瞒住,已催近梅天节。

江影才堪一尺。候春潮杳无消息。

野桥急溜,遮头破伞,画中空忆。

花尽都拚,千红并命,求他绿活。

便将他活绿,减公两鬓,一丝丝白。

形式:

水龙吟(其二)

闰春不闰春寒,艳阳醉恋千红住。

龟痕坼碧,虹身闭赤,漏嫌娲补。

馌妇心情,此时更比,凤楼人苦。

讶楝风暗尽,梅霖须到,偏万股晴丝误。

骊梦珠宫正午。锁灵泉飞来无路。

城阴闻叹,绿蓑影过,金茸翠亩。

绀幰星言,笺天独立,杏花深处。

约阿香睡醒,蓉塘踏水,唤痴龙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