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薄暮碧桃花下

天碧云横,映夕照、深掩翠帷。

纹窗外、碧桃含笑,薄云燕支。

静女羞回红粉靥,仙姝争试茜罗衣。

看树头、天际两般霞,交映时。循苔径,沿碧溪。

藉幽草,绕疏篱。挈景仁茶具,来就花枝。

三月绿阴生子晚,一奁红雪靧儿迟。

又小楼、一桁绣帘斜,双燕归。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清新宁静画面。"天碧云横",天空湛蓝,云彩轻柔,夕阳余晖映照在翠绿色的帷幕上,显得格外幽深。窗外的碧桃含苞待放,仿佛带着一抹淡淡的胭脂色,象征着春意盎然。静谧中,女子们羞涩地低头,红晕染上了脸颊,仙子般的她们则竞相试穿红色罗衣,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艳丽。

词人视线转向窗外,只见天边的晚霞与桃花相互映衬,色彩斑斓。接着,他漫步在青苔小径和碧绿溪流旁,采摘花草,携带着精致的茶具,来到花树下,享受这宁静的时光。三月的绿荫下,新叶生长得稍晚,而那红色的花瓣如同雪一般洁白,让人感到春天的细腻与娇嫩。

最后,词人目光落在小楼上,绣帘半卷,双燕归巢,增添了家园的温馨与和谐。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傍晚的景色,以及人们在其中的闲适生活,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的文人士大夫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波引

玉窗清晓。但一望绿烟缥缈。画廊人悄。

竹阴哢娇鸟。佳客渺何许,别有枝头朋好。

几多杨柳楼台,翠帷掩漫惊觉。高楼倚啸。

甚花露犹湿皂帽。豆棚莲沼。得清气多少。

功名两蜗角,未损餐霞怀抱。

自坐花下梳头,镜中人老。

形式:

金缕曲(其一)和石甫咏七娘子

君问心中事。祇瑶池、玲珑碧藕,与侬相似。

上到层层金塔顶,天女才堪位置。

闺秀有、竹林风致。

合与天孙同日嫁,见乐安、公主还呼妹。

形顾影,一十四。崔依枚发陈王启。

千万言、花交绣错,是儿名字。

一砚樱桃香雨嫩,直润琴弦到底。和鸂?、一双相次。

唱彻女弹词一部,向琵琶、记里称才子。

谁许接,鹊桥翅。

形式:

金缕曲(其二)再和石甫咏阿七

斗姥携卿至。十三余、娉娉袅袅,合添一倍。

十姊妹花何足算,恰好珠三玉四。

分银汉、素秋为二。

倘得仙郎来控鹤,对莲花、娇面甘兄事。

琴与柳,共行弟。香山述德传新制。

想元和、鸾歌凤舞,是卿前世。

短短添他三角线,成就当胸卐字。

卜人日、双星交会。

若问稿砧今何处,是郭家、最小金龟婿。

谁会我,抚弦意。

形式:

金缕曲.今疋和七娘子词,再赋二解调石甫(其三)

酒令灯前试。拍阑干、明挑暗逗,任郎游戏。

鸳梦方长莲漏短,再展蟆更一擂。

凭默数、星杓躔次。

二十八翻红友曲,恰四分、取一为名字。

八六子,好昆季。天孙襄驾河滨止。

愿朝朝、卯时到酉,个侬欢喜。

山是牡丹城里好,分与眉峰远翠。

休错认、崔娘廿四。

若与五郎成二美,把多生、昙果今生记。

读诗者,三分是。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