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苦热行

六月金数伏,兹辰日在庚。

炎曦烁肌肤,毒雾昏性情。

安得奋轻翮,超遥出云征。

不知天地心,如何匠生成。

火德烧百卉,瑶草不及荣。

省客当此时,忽贻怀中琼。

捧玩烦袂涤,啸歌美风生。

迟君佐元气,调使四序平。

中令霜不祓,大馀气常贞。

江南诗骚客,休吟苦热行。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翻译

六月酷暑三伏天,今日庚日正当值。
烈日灼烤着肌肤,毒热雾气令人情绪昏沉。
如何能振翅高飞,远离这云层中的炙热征途。
不解天地的本意,是如何造就这一切。
火德旺盛烧尽百花,珍贵的瑶草也难以茂盛。
在这时节有客来访,忽然赠我怀中之宝。
把玩不已洗净衣袖,欢歌笑语中清风徐来。
期待你辅助大自然之气,调节四季恢复平衡。
仲夏之令霜冻不至,长夏之余节气恒定。
江南的诗人墨客们,暂且停下苦夏的吟唱吧。

注释

六月:指农历六月,夏季最热的时候。
金数伏:指三伏天,一年中最热的时段。
兹辰:此刻,这一天。
庚:干支纪日中的一天,这里特指庚日,与五行中金相对应,暗示炎热。
炎曦:炽热的阳光。
烁:照耀,此指晒得发亮。
肌肤:身体表面。
毒雾:比喻极热而有害的空气。
昏性情:使人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安得:怎能,如何能够。
奋轻翮:振动轻盈的翅膀,比喻渴望逃离困境。
超遥:远去,远离。
云征:在云中旅行,比喻高远的逃避。
天地心:天地的意志或自然规律。
匠生成:创造万物,指大自然的造化。
火德:古代五德终始说中的一种,与夏季炎热相联系。
百卉:各种花卉。
瑶草:珍贵美好的草,比喻美好事物。
不及荣:无法茂盛生长。
省客:来访的客人。
忽贻:忽然赠予。
怀中琼:怀中之宝,珍贵的礼物。
捧玩:把玩,欣赏。
烦袂涤:消除衣袖的烦恼,比喻心情舒畅。
啸歌:放声歌唱。
美风生:清风徐来,带来美好感受。
迟君:期待你。
佐元气:辅助大自然的根本之气。
调使:调节使得。
四序平:四季平衡,气候适宜。
中令:仲夏时节的命令或规则。
霜不祓:霜冻不来净化,指夏天不应有的寒冷。
大馀:长夏的剩余时间。
气常贞:气候保持稳定。
江南:中国南方地区。
诗骚客:诗人,文人墨客。
休吟:停止吟诵。
苦热行:关于苦夏的诗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夏日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哲思。"六月金数伏,兹辰日在庚"直接描写了夏季烈日当空的情形,"炎曦烁肌肤,毒雾昏性情"则表达了酷热使人感到烦躁不安的心境。诗人渴望能够超脱尘世,如鸟儿般飞翔,但又发出疑问,天地如何能造就如此繁复的世界。

接下来的"火德烧百卉,瑶草不及荣"描绘了炎热对自然界的影响,连珍贵的瑶草也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荣盛。诗人提到"省客当此时,忽贻怀中琼",可能是在表达对远方来客或友人的思念,以及通过玩弄手中的玉璧来寄托情感。

"捧玩烦袂涤,啸歌美风生"则描绘了诗人在炎热之中寻找清凉的场景,或许是在水边用玉璧拭去衣物上的汗渍,同时吟唱着优美的旋律以自娱。"迟君佐元气,调使四序平"可能是希望领导者能够保持和谐的气息,以此来调节四季的变化。

"中令霜不祓,大馀气常贞"中的"中令"可能指的是夏季的中央时刻,即正午时分,诗人表达了即使在炎热之中,也有着清凉如霜的美好愿望。最后两句"江南诗骚客,休吟苦热行"则是诗人作为一个江南地区的文人,在酷暑之下,不再吟诵那些让人感到烦躁的诗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哲学思考,以及他对于超脱、清凉与美好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裴端公使君清席赋得青桂歌送徐长史

昔年攀桂为留人,今朝攀桂送归客。

秋风桃李摇落尽,为君青青伴松柏。

谢公南楼送客还,高歌桂树凌寒山。

应怜独秀空林上,空赏敷华积雪间。

昨夜一枝生在月,婵娟可望不可折。

若为天上堪赠行,徒使亭亭照离别。

形式: 古风

潘丞孩子

爱子性情奇,初生玉树枝。

人曾天上见,名向月中知。

我识婴儿意,何须待佩觿。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潜别离

乌头虽黑白有时,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霅溪馆送韩明府章辞满归

洛令从告还,故人东门饯。

惠爱三年积,轩车一夜远。

晓月离馆空,秋风故山晚。

荣君有嘉荐,顾我阻游衍。

宿昔峰顶心,依依不可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