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往

黄冠野服随孤鹤,竹径松冈共往还。

不肯避人当道笋,相看如客对门山。

穷居作计未为左,造物于吾本不悭。

径扫石床供昼寝,自怜诗骨尚坚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身着黄冠野服,与孤鹤相伴,常在竹林小径和松岗间来往。
新竹挡道也不愿避开,就像客人对门前山峦的凝视。
即使身处困境,我并未失去谋生之策,造物者对我并不吝啬。
白天就在石床上随意躺下休息,自感诗才虽老,但依旧坚韧。

注释

黄冠:古代道士或隐士的头饰。
野服:野外简朴的衣服。
孤鹤:象征孤独高洁。
竹径:竹林小路。
松冈:长有松树的山坡。
不肯:不愿意。
当道笋:挡在路上的新竹。
相看:相互注视。
对门山:像面对门口的山一样。
穷居:困居、贫穷的生活。
造物:大自然。
不悭:不吝啬。
石床:石头制成的床。
昼寝:白天小憩。
诗骨:诗人的才情。
坚顽:坚韧不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或文人在大自然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黄冠野服,意味着穿着简朴的衣物,与孤鹤为伴,这种境遇显得既超脱又自在。竹径松冈,不仅是他日常游走的地方,也象征着清幽与孤独。

“不肯避人当道笋”,表明诗人对世俗的拒绝,宁愿选择自己独立的小路。而“相看如客对门山”,则表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仿佛他与山川都成为了观察对方的陌生人。

“穷居作计未为左”一句,显示出诗人对于物质贫乏的生活并无多余的计较或抱怨。紧接着,“造物于吾本不悭”,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万物持有一种慈悲与包容的心态,不会去贪图或占有。

“径扫石床供昼寝”这一行,描绘了诗人在野外择一块平坦的石头作为白日里休憩之所,这份宁静和自得令人向往。而最后,“自怜诗骨尚坚顽”,则是诗人对自己仍保持着文人的骨气和坚持不懈的自我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心境,以及他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和坚守。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癸丑人日

上七日为人,云蒸涧壑春。

入山从此始,得句不知贫。

宿雨行泉脉,归禽隐树身。

无人闲似我,野荠共时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秋晓登山

发兴在丘林,其如老见寻。

身馀持蟹手,脚负看山心。

秋色苍厓暝,晓篱黄叶深。

惟应负苓者,来往古松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种松先公墓下

一壑风衰二十秋,俛行诘曲翳松楸。

冢前无路草欲没,泉下有知山亦愁。

翁仲不言关气运,衣冠如在想神游。

何年夹道虬龙侣,泪湿春泥儿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种桂

山翁不办碧油幢,办与秋风斸老桩。

嚼雪未论香世界,眠云已惬月轩窗。

谁分兔臼玉千杵,不费鸿门璧一双。

蚤晚乘槎问银汉,呼童多酿酒成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