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次韵元舆十绝·答省师诗卷》。诗中通过描述与友人多次相会,共同研磨诗卷的情景,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与追求。首句“手携诗卷屡相过”,生动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频繁相聚,共同探讨诗歌的情景。接着,“要把青铜垢尽磨”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诗歌创作比作打磨青铜,寓意着诗人对诗歌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不懈努力的精神。
后两句“言说从来无实义,更寻佳句欲如何”,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诗歌本质的思考。他认为,言语表达往往难以触及事物的本质,而真正的价值在于寻找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佳句。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即诗歌的价值不在于语言的华丽或内容的丰富,而在于能否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触及心灵深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也反映了他对诗歌艺术本质的深刻洞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