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感怀》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金武祥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功名与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的思考。
首联“功名蕉鹿未为真,四顾茫茫惜此身”开篇即以“功名”与“蕉鹿”这两个典故,暗喻功名虚幻,人生如梦。诗人四下环顾,感叹于世事的迷茫与无常,对自身存在感到惋惜。这一联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颔联“未免热肠猜世俗,漫将巨眼望风尘”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虽有热情,却难以理解世俗的复杂;他试图以宽广的视野审视世界,却发现难以洞察其本质。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无奈。
颈联“江湖浪迹逾千里,花月欢场又一旬”描绘了诗人游历江湖、寻欢作乐的生活状态。他跨越千里的路程,似乎在逃避现实的束缚,而在花前月下,享受着片刻的欢愉。这一联展示了诗人对自由与快乐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尾联“要识人生行乐耳,不须惆怅说沈沦”则是诗人对生命意义的终极思考。他认为,人生应当追求快乐,不必因忧虑而沉沦。这一联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与积极态度。
综上所述,《感怀》一诗通过对功名、世俗、自由、快乐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以及在复杂社会背景下寻求内心平静与自我救赎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