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驿亭临白水,石榻满苍苔。
远客浑无梦,江声枕上来。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远离喧嚣的夜晚,诗人杨慎在一座古老的驿亭中歇息。驿亭位于清澈的白水边,四周环境清幽,石榻上覆盖着厚厚的青苔,显示出岁月的痕迹。诗中的"远客浑无梦"表达了诗人身处异地,身心疲惫,连梦境都似乎被旅途的遥远和孤独所淹没。然而,尽管如此,他却能听到江水潺潺的声音,这声音仿佛带来了自然的抚慰,让他在枕上聆听江声,感受一种宁静的诗意。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情感寄托。
不详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风顺月仍明,扁舟半夜行。
鸡鸣问前路,巳近九江城。
远客贪晨发,三更梦巳回。
江声如骤雨,吹到枕边来。
来往舟如屋,相随一月期。
登途不忍去,翻似别家时。
海风吹梅树,十日闭门中。
坐惜繁华过,墙头数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