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金代诗人赵秉文对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饮酒诗集《饮酒二十首》中第三首的和作。赵秉文通过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解读,表达了对陶渊明超脱世俗、追求真我的高度赞赏。
诗中首先提到“漆园去我久”,暗示时间的流逝与距离的遥远,引出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思考。接着,“举世少真情”一句,表达了对当今社会普遍缺乏真诚情感的感慨,暗含对陶渊明作品中所体现的真挚情感的向往与推崇。
“晋宋多名流,惜哉亦虚名”两句,对比了晋宋时期众多名流的名声与实际价值,指出其中不乏虚名之辈,而陶渊明以其作品的真实内涵,超越了这些表面的荣誉。
“浮虚忘轩冕,踰检称达生”描绘了陶渊明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他忘记了官场的荣华富贵,超越了常规,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令人敬佩。
“渊明初亦仕,不为宠辱惊”赞扬了陶渊明在最初从政时,面对权力与地位的变化,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受外界影响,体现了他的高尚品格。
最后,“笑彼夸毗子,空谈竟何成”以陶渊明的态度反讽那些只会夸夸其谈、追求虚名的人,强调了实际行动与内心真实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引用和直接描述,展现了赵秉文对陶渊明及其作品深刻的理解与高度的评价,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