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雨

苦雨何曾歇,愁阴暗不开。

春寒缑氏岭,云暮楚王台。

戏水饥鸢过,褰帘湿燕来。

静看双屐齿,无事长莓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季中阴沉、潮湿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对自然的敏感观察。

首联“苦雨何曾歇,愁阴暗不开”直接点明了主题——连绵不断的苦雨和笼罩在心头的愁云,两者交织在一起,难以消散。这里的“愁阴”不仅指自然界的阴雨天气,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烦恼。

颔联“春寒缑氏岭,云暮楚王台”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之中。缑氏岭的春寒与楚王台的云暮相映成趣,既体现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历史的沧桑。这里运用了典故,缑氏岭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个地名,而楚王台则与楚国的历史有关,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历史人文融合在一起,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颈联“戏水饥鸢过,褰帘湿燕来”则转向了对小动物的观察。饥饿的老鹰在雨中戏水,而燕子则在雨帘中穿梭,寻找避雨之处。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雨天动物们的生存状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关注与同情。

尾联“静看双屐齿,无事长莓苔”以静观的心态收束全诗。诗人静静地观察着雨后地面留下的屐齿痕迹,以及莓苔的生长,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记录,也是内心平静与淡然的体现。莓苔的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循环,而“无事”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超脱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天景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感知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明诗作品。

收录诗词(67)

朱多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太祖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六世孙。封奉国将军。善诗歌,行草宗米芾,兼工山水写生。见古人墨迹,一再临摩,如出其手。尝轻装出游,化名来相如,字不疑,踪迹遍吴楚。既卒,门人子弟私谥清敏先生。有《五游集》、《倦游集》

  • 字:贞吉
  • 号:瀑泉
  • 生卒年:1541—1589

相关古诗词

寄黎君寔司训

君才不薄广文官,依旧青毡一片寒。

家近邮筒传自数,地偏书籍借应难。

怀人夜雨蘼芜草,留客春风苜蓿盘。

闻道出游堪累月,秪馀山色满吟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秋日社集

躧步出郭门,凉沙朗朝日。

迤逦入丛林,花宫眩丹漆。

巍巍豫章台,万木四排比。

高宴集友于,讨论及刊述。

清风吹素襟,古调和瑶瑟。

会心岂在远,快意亦多术。

遥睇天际帆,翩翩若风乙。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送黄贞父入觐

脂车秣良驷,冠盖如云浮。

驾言趋上京,述职遵诸侯。

王事既有程,肃肃途路修。

及兹正元初,奉璋觐宸旒。

君抱廊庙姿,高视遍九州。

出兼卓鲁声,入与夔龙游。

翔螭作时雨,膏泽布陵丘。

坛石百里城,岂足长淹留。

揆予慕高义,梦想托绸缪。

赋诗申素衷,踧踖翰墨俦。

清风播兰茝,令德树千秋。

愿崇华岱尊,黄发长优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姚龙文还永嘉

百卉怀芬芳,当春欣所观。

时风和且柔,好鸟鸣其间。

万汇何熙熙,我思独盘桓。

良友当远别,惜此会面难。

握手临郊衢,一往莫可攀。

愿得少须臾,言笑暂为欢。

毋金玉尔音,慰我迟暮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