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一)上清江李中生辰

清霜洗空阔,黍管吹秋灰。

七蓂馀翠,半月流素影徘徊。

天遣蟠根仙李,世折一枝丹桂,积庆到云来。

风骨峭冰玉,谈辩屑琼瑰。黄阁老,金闺彦,谪仙才。

小分铜竹,遍洒雨露楚江隈。

好把萧滩玉笥,变作嘉肴芳酒,为寿莫停杯。

飞诏下霄汉,调鼎待盐梅。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石孝友的作品,名为《水调歌头·上清江李中生辰》。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气氛,表达了对朋友李中的祝贺之情。

"清霜洗空阔,黍管吹秋灰。" 这两句诗用鲜明的笔触描绘出一个清晨的秋日场景,霜露洗净了宽广的天空,而黍草(一种野生植物)的花朵则在秋风中飘散着灰白色的花粉,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情绪。

"七蓂馀翠,半月流素影徘徊。" 这里通过对山峦和月光的描写,诗人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秋夜图景。七蓂指的是山峰重叠,馀翠则形容树木在月光下的深绿色;半月悬空,其清辉流淌,映照出淡淡的影子,给人一种悠闲和宁静的感觉。

"天遣蟠根仙李,世折一枝丹桂,积庆到云来。" 这几句诗中,蟠根仙李和丹桂都是吉祥的象征,表示天赐之物与世间的荣华。诗人通过这些形象表达了对朋友生辰的祝福和期待,希望他的幸福和喜悦如同云中的积聚,不可限量。

"风骨峭冰玉,谈辩屑琼瑰。黄阁老,金闺彦,谪仙才。" 这些句子通过对人物品格的描绘,突出了朋友李中的人格特质和才能。风骨、冰玉都是形容其人品格之坚毅清廉;谈辩屑琼瑰则表明其口才非凡,能够妙语连珠;黄阁老、金闺彦指的是朋友的高雅生活和深厚学问;谪仙才则是对其才华横溢的赞誉。

"小分铜竹,遍洒雨露楚江隈。好把萧滩玉笥,变作嘉肴芳酒,为寿莫停杯。" 铜竹指的是清脆的琴声,而小分则是指适量地演奏。这几句诗表达了对朋友生辰的庆祝之情,通过音乐和美酒来传递喜悦。

最后两句"飞诏下霄汉,调鼎待盐梅。" 飞诏即是皇帝颁布的命令,而霄汉则指的是高远的地方;调鼎则是烹饪食物的行为,盐梅则可能是古代的一种菜肴或调料。这两句诗通过对宫廷生活和节令活动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庆祝生辰的氛围。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丰富多彩的意象和深厚的情感,传达了一种对朋友深切祝福的真挚之情。

收录诗词(152)

石孝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著有《金谷遗音》,《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作《金谷词》,不分卷。有明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四部备要》排印本。《全宋词》据毛□校汲古阁本收录

  • 字:次仲
  • 籍贯:江西南昌
  • 生卒年:1166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四)

美人在何许,相望正悠悠。

云窗雾阖,遥想宛在海中洲。

空对残云冷雨,何限重山叠水,一梦到无由。

遗怨写红叶,薄幸记青楼。金乌掷,玉蟾缺,物华休。

凤梧眢井,一夜风露各惊秋。

唯有远山无赖,淡扫一眉晴绿,特地向人愁。

敛袂且归去,回首谩迟留。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送张左司

君恩九鼎重,臣命一毫轻。

出身事主,刚甚须作不平鸣。

老却西山薇蕨,闲损南窗松菊,羞死汉公卿。

豺狼敢横道,草木要知名。秋已素,人又去,若为情。

长沙何在,风送呜咽暮潮声。

举棹却寻归路,挥麈莫谈时事,得酒且频倾。

一片古时月,千里伴君行。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三)

男儿四方志,岂久困泥沙。

束书匣剑,依旧旅食在京华。

蹭蹬青云未遂,奔走红尘何计,敛袂且还家。

草木渐黄落,风月正清嘉。友猿鹤,宅丘壑,乐生涯。

几时雷雨,轰磕平地起龙蛇。

尺箠可鞭夷狄,寸舌可盂社稷,无路踏云车。

今古万千事,洒泪向黄花。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长相思(其一)

你又痴。我又迷。到此痴迷两为谁。问天天怎知。

长相思。极相思。愿得因缘未尽时。今生重共伊。

形式: 词牌: 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