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经蓟门时所见的荒凉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无复熊罴守翠微”暗示昔日的边关雄壮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荒凉,熊罴不再守护翠绿的山岭。次句“行人驻马立斜晖”描绘了旅人停下马匹,面对夕阳余晖的孤独与沉思。
第三句“人间已见传金碗”暗指战乱后民间流传着关于奢华生活的传说,与诗人眼前的贫困形成鲜明对比。“箧里徒惊举玉衣”进一步表达了对过去荣华的怀念,箱中珍藏的玉衣如今只能空自引发感慨。
“雁掠荒云啼队道”以雁过荒野的景象渲染出凄凉氛围,雁群的哀鸣似乎在诉说历史的变迁。“鼠缘古瓦下园扉”则揭示了环境的破败,连老鼠都敢于在古瓦下穿梭,显示出人迹罕至。
最后两句“经途谁奏通天表,泪湿龙髯愿已违”直抒胸臆,诗人感叹无人能上表朝廷,表达自己的愿望已无法实现,泪水打湿了龙须般的胡须,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哀愁。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明末清初动荡时期的历史沧桑和个人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