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日抵沪

昔曾五泛申江橹,今日重来鬓已苍。

彻夜灯红疑鬼市,翻新技巧破天荒。

碧瞳鬈发蛮夷长,檀板金丝歌舞场。

从古繁华多酿劫,为他独立思茫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的《十四日抵沪》。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上海的两次访问,以及对这座城市变迁与繁华背后隐忧的感慨。

首句“昔曾五泛申江橹”,诗人回忆起过去多次乘坐小船游览上海的情景,那时的他正值壮年。而“今日重来鬓已苍”则表明时间的流逝,如今的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岁月的无情,也暗示了诗人对上海变化的深切感受。

接着,“彻夜灯红疑鬼市,翻新技巧破天荒。”描述了夜晚上海灯火通明的景象,仿佛鬼市一般神秘而繁华。这里的“翻新技巧破天荒”则赞扬了上海在建筑和工艺上的创新,显示了城市发展的惊人速度。

“碧瞳鬈发蛮夷长,檀板金丝歌舞场。”这一句通过描写上海的多元文化,展现了城市的国际化特色。碧瞳鬈发的外国人在歌舞场上尽情欢歌,与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并存,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文化交融画面。

最后,“从古繁华多酿劫,为他独立思茫茫。”诗人感慨自古以来繁华的城市往往伴随着灾难,表达了对上海未来命运的深沉忧虑。同时,也流露出一种独立思考的哲学意味,让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海的今昔变迁,既有对城市繁华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371)

张洵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昆山怀顾宁人先生

一代高才孰比伦,不歆庑祀亦千春。

两朝革命怀孤愤,四海论交总逸民。

塞上风云惊王气,关中田宅爱秦人。

儒林文苑兼专席,休认名贤是隐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沪上感怀

杨柳堤边夕照平,绿芜春暮不胜情。

旧时红豆抛残处,多少相思子又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许仙屏中丞于正月二十二日殁于奉新原籍,作此志哀

生无遗议殁无疵,潞国勋名世共知。

一瓣心香文正幕,千秋手泽信陵祠。

爱才元老根天性,载德苍生听口碑。

天许劳臣考终命,青山故里锦旋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明孝陵

崛兴王气凤阳陵,首踞江东集大勋。

开国居然同汉祖,传家可惜少贤君。

狗功惨尽原头猎,燕子高飞日暮云。

祖脱袈裟孙薙发,至今疑议尚纷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