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闰中秋》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描绘了闰中秋时节的景象与情感。诗中以“乾坤似爱太平年”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和谐与社会的安定相联系,表达了对和平盛世的赞美。接下来,“一半秋光去复旋”则细腻地捕捉了秋天时光流转的微妙变化,既有季节更迭的自然规律,也暗含着时间流逝的哲思。
“玉斝重斟今夜月,金笺还和旧诗篇”两句,通过酒杯与诗纸的意象,展现了人们在中秋佳节时的欢聚与文化传承,既体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又蕴含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而“留连丹桂浮香地,担搁黄花冒雨天”则进一步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丹桂飘香,黄花在雨中绽放,营造出一种既浪漫又略带凄美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最后,“闻道广寒人喜甚,秋来两度庆团圆”表达了人们对月亮(广寒宫)的向往以及对团圆的渴望。在中秋这个传统节日里,无论是一年一度还是闰中秋的两次庆祝,都寄托了人们对家庭团聚、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还蕴含了对和平、团圆、文化传承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