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自临川来携庾台赵先生与曾丈诸葛帐干丈联和康乐三谷诗句奇格老追遗韵千年间因难见巧玉叠琼重殆非窘才者所宜逐响矣不鉴芜庸欲藉手以窃风斲之诲辄依韵为四章因承教二丈(其二)

先生学者师,文笔峭如山。

有时骋奇怪,倒引天上泉。

达观古有作,奇探今孰贤。

我亦颇自好,种芝东南阡。

笑倚岩间月,冷歌松下烟。

陆耘秀新插,水捕排旧筌。

闻师有紫书,愿启黄笈传。

三月下汝江,支离拜师前。

归来凤冈上,藉兰漱潺湲。

服师双麟芝,至今腹果然。

形式: 古风

翻译

先生是学者的楷模,文章笔法峻峭如山峰。
他的才思奇特,能引出天上的灵感源泉。
古代就有达观之人,现今谁能比他更奇异探索?
我也自视甚高,种下灵芝在东南田边。
我笑倚山崖,月下歌唱,松烟伴我清冷的诗篇。
耕读之事,我如同陆地耕作般精心,捕鱼也用新的方法。
听说老师有珍贵的紫色书籍,希望你能开启智慧,传授给我。
春天,我沿着汝江而下,前往拜见师尊。
学成归来,我在凤冈之上,以兰花洗漱,享受清流。
我服用了老师的灵芝,至今内心充实,受益匪浅。

注释

学者:指有学问的人。
文笔:指文章的风格和技巧。
峭如山:形容笔法峻峭,如山峰般挺拔。
骋奇怪:施展奇异的才华。
天上泉:比喻灵感或智慧的源泉。
达观:豁达开朗,看透世事。
黄笈:泛指书籍,古人以黄色为贵。
三月:春季的第三个月,指阳历的3月。
凤冈:地名,可能象征着高贵或吉祥。
腹果:指内心充实,收获丰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利登所作,文中融合了对师长学者的尊崇与自我修养的展现。开篇“先生学者师,文笔峭如山”即表达了对学识渊博、文采飞扬之人的敬仰,接着“有时骋奇怪,倒引天上泉”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文学才华。诗人并非仅是赞美,他也在自我肯定,如“我亦颇自好,种芝东南阡”,表达了自身也有所追求和成就。

在“笑倚岩间月,冷歌松下烟”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情感的寄托。而“陆耘秀新插,水捕排旧筌”则是对传统与创新并重的一种表述。紧接着,“闻师有紫书,愿启黄笈传”显示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渴望。

最后,“三月下汝江,支离拜师前”,“归来凤冈上,藉兰漱潺湲”,以及“服师双麟芝,至今腹果然”等句,都是对学问之路的追寻和对知识传承的尊重。整首诗通过对师长的崇敬、个人修养的自信,以及对自然与文化传统的融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文学素养和个人的精神世界。

这是一首集赞美、自诩与追求于一体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相互尊重和知识传承的文化氛围。

收录诗词(88)

利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友人自临川来携庾台赵先生与曾丈诸葛帐干丈联和康乐三谷诗句奇格老追遗韵千年间因难见巧玉叠琼重殆非窘才者所宜逐响矣不鉴芜庸欲藉手以窃风斲之诲辄依韵为四章因承教二丈(其三)

吾闻烟霞外,粤有天桂山。

其中多仙子,傲睨游乳泉。

三仇久已绝,七试嗟独贤。

愿持琅玕树,种之琼瑶阡。

从此仙子游,上下陵祥烟。

羽玄师华存,灵变师道筌。

涌龙出宝台,绍彼真一传。

肯如幽求痴,仙景愕不前。

亦不画肉芝,平地生潺湲。

所求圣胎凝,视世蝉蜕然。

形式: 古风

友人自临川来携庾台赵先生与曾丈诸葛帐干丈联和康乐三谷诗句奇格老追遗韵千年间因难见巧玉叠琼重殆非窘才者所宜逐响矣不鉴芜庸欲藉手以窃风斲之诲辄依韵为四章因承教二丈(其四)

家住姑山下,朝暮游姑山。

澄潭贯地脉,飞流接天泉。

永栖无昔老,暂游谩时贤。

古藤蔓直木,苍桧随曲阡。

犹存万古月,尚照千年烟。

谁其箓青华,嘿然语玄筌。

紫锋变窗尘,重此炉简传。

九障傥不存,五灵森在前。

昨者携友朋,攀萝掬潺湲。

神交善爽徒,宇宙空茫然。

形式: 古风

哀哀半规月,前日犹盈轮。

冉冉几何间,光彩倏已沦。

至精孰如斯,犹不逃亏盈。

天地亦无根,万化无长存。

矧兹寄一形,随天运浑冥。

若无重素规,谁信天地精。

形式: 古风

北溪苍山谋避寇念青阳苍山徘徊不忍作古调开之

忆我昨选胜,瓶锡来苍山。

上岩豁万里,下峡穷重玄。

谓此已胜绝,可以无梅川。

后同北溪游,青阳税尘鞍。

险流贯地轴,危瀑垂天关。

云气夜结构,如有飞来仙。

迥然幽且深,直可无尘寰。

乃知天壤宽,浅目非所沿。

亦岂无胜此,天不丐我闲。

豺虎白日行,俘掠无崖巅。

此境亦莫保,惜此时运艰。

二君皆骏人,铨时洞遐观。

考槃择涧谷,取数良已悭。

天尚不子与,而遣缠世患。

十月崆峒路,霜风吹羁单。

回首旧游处,野狐嘷暮烟。

天地岂不宽,我身靡所安。

思古英达士,岂皆薄龙盘。

求隐有不可,勋名乃穷年。

困衡心虑閒,庸非大任缘。

勉哉慎所从,致主或不难。

逃死复诵此,自笑还自怜。

念我昔时语,梦惊老云间。

兹事今已晚,谁能复长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