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歌美华亭丞盛彦忠

山东未息马,山西尚挥戈。

急起州县丁,北开白茅河。

海风裂面天雨雪,山高水深不见月。

万人凿土如凿山,河边死者谁收骨。

白茅河成如白虹,百里直与昆城通。

将军不待驱鬼工,平地遂作鱼龙宫。

问谁爱民如爱子,华亭盛侯古莫比。

昔去今还悲复喜,非汝身为白茅鬼。

盛侯之德之水,千古万古流不已。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华亭丞盛彦忠治理地方的功绩,以及其对百姓的深切关怀。首句“山东未息马,山西尚挥戈”以战乱未止的景象开篇,暗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接着,“急起州县丁,北开白茅河”描述了盛彦忠迅速组织人力,开凿河流,以解决民生问题的行动,展现了他积极应对挑战的决心和能力。

“海风裂面天雨雪,山高水深不见月”通过自然环境的恶劣,反衬出盛彦忠在艰苦条件下仍坚持工作的精神。接下来的“万人凿土如凿山,河边死者谁收骨”则表达了工程的艰巨和付出的巨大牺牲,但盛彦忠并未因此退缩,而是继续领导人民前进。

“白茅河成如白虹,百里直与昆城通”赞美了工程的成果,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仿佛彩虹般横跨百里,连接了两个城市,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和生活条件。而“将军不待驱鬼工,平地遂作鱼龙宫”则将盛彦忠比作古代的英雄,他无需借助鬼神之力,就能在平地上创造出如同神话般的壮丽建筑。

最后,“问谁爱民如爱子,华亭盛侯古莫比”强调了盛彦忠对百姓的深厚情感,将他与古代的贤臣相提并论,赞誉其为百姓的慈父。而“昔去今还悲复喜,非汝身为白茅鬼”则表达了对盛彦忠离开后百姓的哀伤和对他的归来充满喜悦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盛彦忠虽已离世,但其恩泽却永存于人心,如同白茅河一样,流淌千年,永不干涸。

整首诗通过对盛彦忠事迹的描绘,不仅赞扬了他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政治和社会责任的追求,以及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天台吴蟾友奉董宗师命主桐柏观

天台之山四万八千丈,中有飞仙共来往。

东方未白天鸡号,扶桑赤日三更上。

山人曾识玉蟾翁,丹砂九返面如童。

吹笙醉跨千年鹤,朝上崆峒暮庐霍。

葛洪井西松树老,子晋台下桃花落。

日边人寄董师书,别我却入天合居。

麻姑相见已白发,蓬莱弱水人何如。

我亦张帆上南斗,餐霞有诀能相授。

青天更约借龙骑,福地应知今虎守。

形式: 古风

题子昂秋林早行图

北上莫度河,龙门如天谁敢过。

西游莫趍蜀,瞿塘如马谁敢触。

大星未落月挂树,行人出门向何处。

日日西东往复来,青山不断天涯路。

天涯路险更无穷,破裘羸马怯秋风。

日高茅屋犹未起,愧尔山中白发翁。

形式: 古风

题赵秋江渔艇图

朝渔江之南,暮渔江之北。

朝暮清江边,公侯不相识。

西塞山前秋日微,沧波浩荡钓船归。

老髯何来一相就,铁笛夜吹彭浪矶。

形式: 古风

小蓬壶歌

君不见蓬莱方丈三韩东,上有飞楼涌阁何穹崇。

始知九州更在赤县外,弱水不与人间通。

赤麟伏可扰,白凤驯可笼。

瑶草四时碧,桃花千岁红。

卢敖一去已无迹,燕齐弟子徒相从。

铁厓老人有仙骨,七十复向云间逢。

高台剪断一曲幽,绝境银河倒挂双玉虹。

自非夸娥之神徙,其处安得缩地如壶公。

读书已去神禹穴,献赋不到明光宫。

麻姑相遇急洒扫,有酒莫使金樽空。

酒酣更呼双童为我歌,小海铁笛雷怒来天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