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佛书

天竺降灵圣,利益其在此。

雪山真苦行,九恼尚缠己。

非徒食马麦,空钵良可耻。

纷纷旃荼女,谤论或未已。

不知手指中,犹出五狮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读佛书》。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教中天竺(古代印度)佛法降临的敬仰,以及对修行者的敬佩。他提到雪山苦行僧侣虽遭受九种烦恼困扰,但仍坚守清贫,仅食马麦,空手乞食,这在诗人看来是值得尊敬的行为。然而,诗中也暗示了周围可能有人对他人的修行持有质疑和诽谤,但诗人强调真正的佛法深藏于内心,如手指中的五狮子(可能象征佛法的智慧和力量),并未因外在言论而减损。整首诗寓含了对信仰坚定者的赞扬和对世间误解的反思。

收录诗词(120)

归有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字:熙甫
  • 籍贯:江苏昆山
  • 生卒年:1506~1571

相关古诗词

自海虞还阻风夜泊明日途中有作

百里见青山,言旋谅非徐。

风波仍水宿,龙蛇惊夜居。

明发尤惨澹,川途尚修纡。

水驶凌方约,云寒日未舒。

弥亘多芳草,寂历少畋渔。

寒光冒明湖,朔风转高墟。

旧事成往迹,馀生惟读书。

古人不可见,岁莫安所如。

形式: 古风

壬戌南还作(其二)

半月困漳、卫,今旦望邹、峄。

景风时迎舟,积水不盈尺。

行路日淹留,归思愈急迫。

昔往冒飞雪,今来见秀麦。

蕴抱无经纶,徒旅空络绎。

西苑方呈兔,东郡亦雨鲫。

番禺有假号,建州乃充斥。

奈何唐尧朝,不用贾生策?

玄文故幽处,卮蜡益润泽。

天命苟无常,人生实多僻。

去去勿复言,牧豕在大泽。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淮上作

长淮饯落日,圆光正如赭。

倾红注流波,殊景不可写。

淮水自西流,黄河从北下。

并合向东行,终年无停泻。

哀此千里客,春至复已夏。

独立空惆怅,所与晤言寡。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琼州张子的与余同年俱为县令江南子的自建德改当涂今入觐又改荣县一岁中三易县居京师旅寓相近以诗为别

岭表生异人,始兴最开先。

余公亦崛起,屹屹天圣间。

圣代丘文庄,富学迈昔贤。

忆余童丱时,尝听家君言。

吾郡有桑生,恃才颇轻儇。

公见即识之,进奖席每前。

夫人出佩玉,珍馔罗绮筵。

当时吐哺风,与古能比肩。

公文根理要,不肯事纤妍。

奈何浮薄子,辄尔论议喧?

子的来公乡,年往志愈坚。

共余曲江宴,面带鲸海颜。

问公石屋在,世业存遗编。

君今为县吏,宦辙如邮传。

庙堂亦无意,何以不少怜?

使君自天来,万里往复旋。

君才岂不办,古道多屯邅。

叹息时所尚,为废循吏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