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使者游东山酒后寄诗走笔次韵(其二)

绣衣双节从天下,文字皆称一世豪。

桂山发地凛千尺,新诗与之相并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翻译

身着华丽官服的官员来自全国,
他们的文字才华被赞誉为一代豪杰。

注释

绣衣:华丽的官服。
双节:指官员的双重身份或重要节日。
天下:全国范围。
文字:指文学才华。
一世豪:一代杰出人物。
桂山:泛指名山,这里可能象征文采出众。
发地:山势陡峭,形容其高峻。
凛千尺:形容极高峻,令人敬畏。
新诗:新的诗歌作品。
相并高:并驾齐驱,同等高度。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张栻的作品,名为《二使者游东山酒后寄诗走笔次韵(其二)》。从这四句话可以看出诗人在赞美某位文人的才华和文学成就。

"绣衣双节从天下"中的“绣衣”指的是古代文官的服饰,这里象征着文化、学术的尊贵,“双节”则可能指两种不同的文学成就或才能,“从天下”表明这些才华是来自天赋,或者说是无人能及。

"文字皆称一世豪"直接点出了这位文人的作品在当代被广泛赞誉,他的文学成就堪称是一代豪杰。

"桂山发地凛千尺"这里的“桂山”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或者是虚指,以此来形容诗人之才华高洁如同桂山之清幽。"发地"意味着从大地中生长出来,“凛千尺”则形容诗人的文笔气势磅礴,如同高山一般。

"新诗与之相并高"表明这位文人的新作和他以前的作品一样,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文学水平,可以彼此媲美。整句话强调了这位文人持续不断的文学创造力和高超的艺术成就。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对一位文人的高度评价,通过形象鲜明、气势宏伟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被赞扬者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八月既望要详刑护漕游水东早饭碧虚遍观栖霞程曾龙隐诸岩晚酌松关放舟过水月洞月色佳甚逼夜分乃归赋此纪游

漓江即湘江,戢戢清见石。

其东列群峰,秋色碧复碧。

日出雾露收,草径上逼侧。

凭栏揩望眼,已足慰畴昔。

更窥岩穴胜,创见为惊咋。

如何数里间,奇观相接迹。

宽同厦屋深,划若巨灵擘。

日月递光景,风云变朝夕。

石桥几年成,乳窦时一滴。

神龙旧隐处,仰视多辟易。

蜕迹凛犹存,隐隐印霜脊。

下有澄湫深,馀波漱苍壁。

往者已仙去,来者此其宅。

薄晚扣松关,风过声索索。

聊麾车骑退,容我且散策。

却望訾家洲,轻舫度前碛。

回首烟树林,已复挂蟾魄。

宇旷净馀滓,群物被光泽。

何所寄遐思,空岩皎虚白。

清辉可一规,水色相激射。

天边与川上,亭亭如合璧。

居然广寒游,不用假六翮。

班坐依微澜,晤赏共佳客。

因之想千载,讵有今古隔。

箫鼓归夜阑,观者粲城陌。

往往罗杯盘,班班见殽核。

谅因年岁丰,人意少舒适。

视尔意少舒,于予亦忻怿。

形式: 古风

十五日过小孤山

沃野迥千里,岿然突孤标。

崖分势亦裂,江静影频摇。

栖鹘巢何险,盘柯冻不凋。

吾行足观览,未觉客程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三月七日城南书院偶成

积雨欣始霁,清和在兹时。

林叶既敷荣,禽声亦融怡。

鸣泉来不穷,湖风起沦漪。

西山卷馀云,逾觉秀色滋。

层层丛绿间,爱彼松柏姿。

青青初不改,似与幽人期。

坐久还起步,堤边足逶迤。

游鱼傍我行,野鹤向我飞。

敢云昔贤志,亦复咏而归。

寄言山中友,和我和平诗。

形式: 古风

三茅观李仁父刘文潜员显道赵温叔崔子渊置酒分韵得高字

节物岁云暮,九衢尘满袍。

起我二三友,招要步林皋。

仰看冥飞鸿,俯览千丈涛。

石径上深窈,竹风更萧骚。

杯槃自真率,更起泻浊醪。

叹我会合难,慰我涉历劳。

薰然乡社游,饮少意已陶。

我亦寿长者,万里欣所遭。

嗟哉士业艰,逝矣日月滔。

古义重金石,外物真秋毫。

愿言共勉厉,勿负岷山高。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