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其二)仪真江上夜泊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翻译

夜晚,(我)留宿在寒冷的长江边,江景凄寒,伫立江边,(我)思潮翻滚,不禁仰天长啸。(这啸声)搅起冲天巨浪,携着卷地的狂风,把江水举得很高很高,江上的小屋都被冲翻了。就连潜藏在江底的鱼龙神怪都惊得跳出水来。
心中潜藏的诗意被激发出来,吟诵了许多诗词仍嫌不够;又断断续续地喝了许多酒,仍觉得心中的愁怨排解不出,不足以消愁。不要问国家的兴亡为什么就在旦夕之间,(我)虽心有抱负,却难以施展,让我不禁想流下愁苦的泪水。

注释

草草兴亡:是对中原沦陷和南宋危殆的命运而发的感慨。
草草,草率。
兴亡,偏义复词,指“亡”。
盈掬:满握,形容泪水多。

鉴赏

这两首诗都是描绘夜晚江边的景象,情感深沉,富有诗意。

《寒江夜宿》中,诗人独自在寒冷的江边过夜,长啸之声回荡在江湾。他的声音惊动了水底的鱼龙,引发江面波涛汹涌,仿佛风卷浪翻,连房屋都似乎摇晃起来。诗人沉浸在创作的激情中,时而诗兴大发,时而又因饮酒而情绪起伏不定。他感叹世事无常,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心中满是感慨,泪水几乎要溢出眼眶。

《霜天晓角·其二》是黄机的另一首作品,同样写于夜晚的仪真江上。诗人面对霜冷的早晨,江面上可能还有薄雾,他泊船于此,心境与前一首有所不同。虽然没有直接描述鱼龙惊动或浪翻屋的场景,但通过“霜天晓角”和“夜泊”可以感受到江上的寂静与苍凉。诗人的思绪可能更加内敛,对人生的感慨融入到晓角的旋律中,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

两首诗都以江为背景,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深深感触,情感表达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95)

黄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仕州郡,尝仕州郡,游踪多在吴楚间。工词。与岳珂唱酬尤多。也是著名诗人。著有《竹斋诗余》、《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等

  • 字:几仲(一作几叔)
  • 号:竹斋
  • 籍贯:南宋婺州东阳(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登骑石山(其一)

江城楼阁辟嵯峨,如此随风燕雀何。

古木望中松柏少,好花开处杏桃多。

徐殷旧宅僧为主,褚氏閒亭鹤占坡。

花落花开今古事,青山无语野樵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登骑石山(其二)

一亭平倚此山巅,展尽郊原极目天。

高下楼台微带雨,参差树木远含烟。

品题物象诗联轴,管领江山酒满船。

官冗不妨登览兴,尘襟到此自翛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玉笥山邓仙(其二)

作县古难今更难,凿空无计借彫残。

长教眼对葛峰碧,便觉胸如楚泽宽。

几为掀髯得佳句,未应拄颊事遐观。

三诗一赋严如律,真是江西道院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玉笥山邓仙(其一)

百年萧渚旧风流,明府重拈此话头。

摘出涪翁诗里画,展开贺老鉴中秋。

天空地迥红尘少,月白风清古调幽。

莫遣双凫便飞去,试听欸乃在沧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