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合江师扄试作即用原韵答赋二律(其一)

阳春有脚渡江来,庶汇丰昌入化裁。

坐抚琴弦臻上理,手持玉尺较群材。

得时桃李成行喜,失业萑蒲泣罪哀。

一念慈祥新万象,君山佳气郁城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景象,以及一位名为李合江的老师在江边创作诗歌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首句“阳春有脚渡江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春天比作有脚的人,生动地描绘了春天从远方来到江边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庶汇丰昌入化裁”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春天带来的繁荣与丰富,万物在春天的滋养下得以生长繁盛。

“坐抚琴弦臻上理,手持玉尺较群材”描绘了李合江老师在江边创作诗歌的场景。他坐在那里,手抚琴弦,心神专注,追求艺术的至高境界;同时,手持玉尺,仿佛在衡量世间万物,体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得时桃李成行喜,失业萑蒲泣罪哀”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社会中不同境遇的人们的关怀。春天到来时,桃李成行,人们欢欣鼓舞;而失业者则在萑蒲(芦苇)旁哭泣,表达出对社会不公的哀叹。

最后,“一念慈祥新万象,君山佳气郁城隈”总结了诗人的主旨思想。一个充满慈爱与祥和的心念,能够带来新的气象,使整个世界充满生机与希望。君山(可能是指某座山或象征某个地方)的美景与城市的边缘相映成趣,寓意着美好的事物不仅存在于自然之中,也存在于社会的每个角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公正的呼吁。

收录诗词(35)

王家枢(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李合江师扄试作即用原韵答赋二律(其二)

元圭尘起不能污,清白传家作世模。

古有治人无治法,由来名宦属名儒。

同舟共济期多士,广厦抡材愧我徒。

犹幸磨砻逢哲匠,铅刀一割倘能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题章芸台水流花放图

丛丛原上华,蔼蔼含春烟。

泠泠涧中水,猗猗漾沦涟。

灵境窈以旷,韶华清且妍。

章君我畏友,隽上超群仙。

罄思渊泉澈,抒藻晨葩鲜。

悠悠意欣合,步屧相流连。

奚奴执卷随,风格亦娟娟。

鸑鷟迎朝阳,振采高梧颠。

鲸鱼戏沧溟,逼仄谢众川。

得毋咫尺地,未足供回旋。

为君进一解,勿以狂语捐。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题秋水先生遗照

秋水名将孙,风雅乃无比。

忆我识面初,髧髦垂及耳。

器宇颇高岸,骖驹角盈咫。

稍长颇劬学,矻矻事砻砥。

避俗遇敌雠,爱古在骨髓。

哦诗岁成帙,泼墨日数纸。

声名渐四播,生计欻中圮。

人情为戚戚,君意顾尔尔。

不畏业就凋,而恨技止此。

行书盛晋代,禊帖备众美。

誓必追其踪,千本写不巳。

岂知甫逾年,与世异途轨。

右军发奇妒,六丁下云里。

学面许并生,换骨勿贳死。

一笑掷鼠须,风飙肃然起。

快抛肩上担,猛脱尘中屣。

我心苦茅塞,紾昔紊脉理。

结契忝纪群,抒怆绝铭诔。

一朝展遗容,却立那忍视。

唯当乞名流,鸿笔继麟史。

铿鍧聚钧韶,簸扬始糠秕。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题祝草堂叟遗照

我年二十馀,始见草堂叟。

秀眉赤两颧,华发纷在首。

谆谆复殷殷,奖誇不容口。

屈指星再周,风尘镇奔走。

公已归道山,我仍百无取。

感公相期意,扪腹呼负负。

后来才俊流,岳立视培塿。

怡颜恕狂且,如公复何有。

尔英公冢嫡,意气醇且厚。

交情群纪间,戚谊潘杨后。

相与数晨夕,代谋至升斗。

蠢儿及弱女,劳君择配偶。

庶几魏与裴,得朋真耐久。

君今已周甲,皤然惊老丑。

出图命我题,握笔不敢苟。

华言及风语,芟剃若稂莠。

顾于神采閒,缅想到禀受。

盛名固难继,家风颇能守。

今昔重低徊,淩杂忘可否。

愿言加餐饭,安稳保胡耇。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