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京山书院

天南胜处是京山,精舍新成数百间。

柱石规模何整整,衣冠人物想班班。

昌黎教法依然在,安定家声喜复还。

受用不穷书富贵,吾侪本领学曾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京山书院的壮丽景象与深厚文化氛围。诗人林希逸以“天南胜处”开篇,点明京山书院位于南方佳地,环境优美。接着,“精舍新成数百间”一句,展现了书院建筑的宏大与新整,数百间精舍彰显了其规模之大。

“柱石规模何整整,衣冠人物想班班”两句,通过“柱石”和“衣冠”两个意象,既描绘了书院建筑的稳固与庄严,也暗示了书院中学者们的风度与地位。这里的“整整”和“班班”,分别形容了建筑布局的整齐有序和人物排列的井然有序。

“昌黎教法依然在,安定家声喜复还”则进一步揭示了书院的文化传承与学术精神。这里提到的“昌黎”可能是指韩愈,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书院中得以延续;“安定家声”则可能指安定的家风或学术传统,在书院中得到了恢复与弘扬。

最后,“受用不穷书富贵,吾侪本领学曾颜”表达了对读书人精神财富的赞美以及对学习的推崇。这两句意为:在书院中,书籍带来的知识与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财富,而我们这些学习者,应当像曾参和颜回那样,勤于学习,追求学问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京山书院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宏伟的建筑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表达了对知识、学术和教育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严陵教方汝楫用后村韵

官是东莱初补处,诸生料得熟香名。

县知讲席通三昧,合向明廷听五英。

君有奇才宜凤翥,我安穷分乐鸥盟。

鸡群有鹤令人喜,伊昔翁曾共短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所翁为泳作小卷玩珠龙极其精妙赋玩珠吟一首追忆此友

翁为髯相小尤稀,此卷于今信绝奇。

墨晕浅深行笔意,红光上下吐珠时。

名高擅世无他手,语硬盘空况此诗。

散发不知何处去,想应龙尾学骑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用韵谢子真

到了于鱼真得计,从前飞鸟倦知还。

低头未羡居辕下,拙手何妨缩袖间。

说偈不嫌如泻水,著书岂必要藏山。

渔翁学士皆閒梦,此事谁知若是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用韵谢子常

轮云世事去还来,老眼曾经见几回。

乍可洗心清净社,何须觅句郁孤台。

痴儿归语差精进,野叟衰颜觉好开。

一件却令人愤闷,秋阳骄横胜恢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