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赞节寿五首(其四)”为题,出自明代诗人欧阳建之手。诗中描绘了一幅高洁坚韧、超凡脱俗的画面,通过对比自然界的严酷与内心的坚定,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赞美与向往。
首句“不管世情似磨旋”,开篇即以“世情”比作不断旋转的磨盘,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和人心的浮躁易变,强调了诗人面对外界纷扰时的冷静与淡然。
“丹心刚有不移天”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一颗坚定不移的赤诚之心,如同不可动摇的天宇,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信念的执着追求。
接下来,“松筠凌雪三千丈,房闼流芳五百年”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松竹比作坚贞不屈的君子,即使在风雪交加的严冬也能傲然挺立,象征着高尚品格的永恒不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作品或精神将流传千古,影响深远。
“日会乌衣翔臂上,时看青鸟舞阶前”描绘了一幅祥和美好的景象,乌衣与青鸟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更寓意着吉祥与好运,同时也象征着诗人的作品受到人们的喜爱与推崇。
最后,“尘埃谢绝春长在,疑是蓬莱第一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保持心灵纯净的向往,以及对自己作品能够像蓬莱仙境一样,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期待。这里的“春长在”既指自然界的春天常在,也暗喻诗人的作品和精神如同春天一般,永远充满生机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