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彦应

小儒百鸟喧春风,大儒老凤栖梧桐。

诸生谈经用一律,夫子不答如病聋。

乃知胸次有妙理,此心矫矫谁与同。

临川决曹亦良苦,三年掉臂桁杨中。

悬知此行不落寞,陛下近用韩相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送高彦应》由宋代诗人谢逸所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对高彦应才华与品德的赞美以及对其未来仕途的期许。

首句“小儒百鸟喧春风”,以“百鸟喧”比喻众多小儒在春风中忙碌,象征着社会上各种人才的活跃与竞争。接着,“大儒老凤栖梧桐”则以“老凤栖梧桐”为喻,赞扬高彦应如同德高望重的大儒,其才华与智慧犹如老凤,选择栖息于高洁的梧桐之上,暗示其高尚的品格与卓越的才能。

“诸生谈经用一律,夫子不答如病聋”一句,通过对比诸生与夫子(即高彦应)的交流场景,强调了高彦应不同于常人的深邃思考与独特见解。即使面对众人的提问与讨论,他也能保持独立思考,不被外界意见所左右,如同病聋之人,专注于内心的世界。

“乃知胸次有妙理,此心矫矫谁与同”进一步揭示了高彦应内心的丰富与独特,他的思想深处蕴含着精妙的道理,这种独到之处,恐怕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和共鸣。

后半部分转向对高彦应即将前往临川任职的描述。“临川决曹亦良苦,三年掉臂桁杨中”描绘了高彦应即将面临的官场挑战与压力,但他并未因此而感到寂寞或退缩,反而充满期待与决心。

最后,“悬知此行不落寞,陛下近用韩相公”表达了对高彦应此次出仕的乐观态度,相信他不仅不会感到孤独,反而会得到君主的重视与韩相公的支持,预示着他的仕途将充满希望与光明。

整首诗通过对高彦应个人品质、才华与未来仕途的赞美与期许,展现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情感与高度的评价,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与政治抱负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317)

谢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 字:无逸
  • 号:溪堂
  •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 生卒年:1068-1113

相关古诗词

题许邦基却俗轩诗

流俗纷纷何足却,尔曹百辈吾能著。

虽同一床各做梦,政恐不妨人作乐。

俗客自与此君疏,竹洞何曾有关钥。

但邀明月对君饮,莫管门前可罗雀。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次张邦式韵

君家剑气干牛斗,焰焰寒光半天倚。

胡不长携西入秦,曳裾侯门飒珠履。

奈何俛首桁杨间,手决大狱如倾水。

不向南楼按歌舞,乃提健笔誇豪靡。

独步诗坛数挑战,虽欲争锋吾老矣。

晚来搜揽饥腹空,戏抱添丁玩岐嶷。

苍头剥啄叩我门,急得长篇惊抚几。

嗟予敢望幼度才,哦诗粗可玄晖比。

紫囊成坏本来空,心悟香严聊尔尔。

君如暂辍画眉手,我亦闭关防折齿。

形式: 古风

再用前韵

我家端无一囊钱,肮脏赵生门可倚。

黄绶丛中识君面,眼前如见曲阜履。

兴来曳杖叩斋扉,清坐焚香淡如水。

有时造语出瑰奇,要令墨客皆风靡。

仰观乔木俯流泉,因念吾生行已矣。

台若君才万夫特,风仪秀整秋山嶷。

行看待诏金马门,安得嗒然长隐几。

功名他日似留侯,岂与风流京兆比。

昨朝篇末画眉句,始悟前言戏之耳。

不如共访弥天释,真成四海习凿齿。

形式: 古风

春云结成三日霖,朔风吹作一尺雪。

纷纷委地玉花乱,皎皎照户虹光发。

一樽相对老孟光,寒窗痴坐灯明灭。

踏雪观梅亦不恶,月夜西楼更清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