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乾饿

寒霜一夜,摧枯拉朽,有甚瑰材贱货。

癞头疲脚想成仙,只要耐、空山乾饿。

当年七夕,仙容未熟,空说雁鸣燕贺。

去帷还应是家人,看不得、门庭残破。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鉴赏

这首《鹊桥仙·乾饿》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通过寒霜一夜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与孤寂的氛围。诗中以“摧枯拉朽”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自然之力的威猛,同时也暗示了世事变迁的无情。接着,“有甚瑰材贱货”一句,既是对物欲横流社会的讽刺,也暗含着对人性中贪婪一面的批判。

“癞头疲脚想成仙,只要耐、空山乾饿。”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人的欲望比作想要成仙的癞头和疲脚,他们渴望超越凡尘,却只能在空山中忍受饥饿,象征着追求不切实际目标的徒劳与痛苦。这里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深刻思考。

“当年七夕,仙容未熟,空说雁鸣燕贺。”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常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相关联。此处诗人借七夕之景,表达了对美好愿望未能实现的感慨。未成熟的仙容象征着尚未达成的理想,而“空说雁鸣燕贺”则暗示了这些美好的祝愿最终只是空谈,没有实质性的结果。

最后,“去帷还应是家人,看不得、门庭残破。”这句诗以家庭为背景,表达了对家破人亡、亲人离散的哀伤之情。去帷(帷幕)象征着揭开真相或面对现实,但所见的却是残破的门庭,暗示了家庭的破碎与衰败。这一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悲欢与更广泛的社会变迁联系起来,体现了诗人对人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整体而言,《鹊桥仙·乾饿》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63)

曾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鹊桥仙.小照

当时风度,珠冠玉佩,渭上行官寓省。

便将七尺活埋来,埋不到、梦中浮梗。

哑然一笑,频年落拓,那不遭人齿冷。

满头霜雪识为谁,是影外、依微残影。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鹊桥仙.面具

青春时节,榆钱几荚,借得元坛光焰。

早知道前度刘郎,万不合、装些鬼脸。

枣花帘下,回头一见,又复玉容冉冉。

买将面孔为欺人,却只恐、薄云难掩。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鹊桥仙.桃花

桃花树下,柴门未掩,只道乞茶挨进。

玉颜砑白又微红,画不出、佳人风韵。

依依归去,回头重盼,犹见仙鬟隐隐。

若使有意顾崔郎,也合是、前生缘分。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摸鱼儿.独坐

已春分、更添炉火,珍珠帘外风凛。

银屏徐爇沈檀面,斗帐碍寒难寝。愁为甚。

人去后、余香犹在鸳鸯枕。清狂不禁。

说张态多情,李娟善笑,总逊柳枝稔。

烛光闪,看得铜荷积沈。琼箫楼上曾品。

当时携手凭阑处,一片碧桃如锦。卿试审。

畴昔事、只今一一堪谂。笼鹅未噤。

且小倚花窗,旁搜果碟,一注酒孤饮。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