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大澈

十载风尘道路难,天涯金尽俗相看。

自怜华发冯唐老,谁问绨袍范叔寒。

病起清樽开雨雪,归来春草遍长安。

故人海上悲摇落,拟共秋涛把钓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此诗《送范大澈》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描绘主人公十年漂泊、金尽路难的艰辛历程,以及对友情与世态炎凉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十载风尘道路难,天涯金尽俗相看”,开篇即以“十载”、“风尘”、“道路难”描绘了主人公历经十年漂泊,饱尝人生艰辛的境遇。在“天涯”之地,面对“金尽”,不仅物质匮乏,更显出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这一联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孤独、困顿的行旅图景,流露出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哀叹。

颔联“自怜华发冯唐老,谁问绨袍范叔寒”,进一步深化情感。以“冯唐老”自比,表达了主人公虽年华已逝,却仍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感慨。“谁问绨袍范叔寒”则借用了典故,暗喻自己如同范叔般被世人遗忘,处境凄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引用,将个人的遭遇与历史人物的命运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深度,同时也表达了对知音难觅、世态炎凉的深深忧虑。

颈联“病起清樽开雨雪,归来春草遍长安”,转而描写主人公病愈后重逢好友,共饮清酒的情景。尽管经历了风雨,但友情的温暖如春草般遍布长安,给人以希望与慰藉。这一联以自然景象的复苏象征着生命的重生与友情的永恒,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尾联“故人海上悲摇落,拟共秋涛把钓竿”,则以想象中的场景收束全诗。主人公设想与友人在海上的秋日里共同垂钓,虽然环境艰苦,但与挚友相伴,心境却能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乐。这一联通过虚写,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深厚寄托。

综上所述,《送范大澈》一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友情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反思,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期待,情感真挚,意味深长。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葛丈山房

少宰山房北海隈,千林窈窕白云开。

倚窗河势钩盘出,拂槛秋阴碣石来。

鲁国诸生纷受易,汉庭多士满题才。

临流重忆乘槎客,濯足还登万里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子与

蓟门春散紫宸班,千里襜帷动客颜。

秋到白云生汉署,雨来寒色满燕山。

仙郎书札遥相忆,傲吏风尘且未还。

天上即今看旧好,谁怜曼倩谪人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寄吴舍人兼呈徐子与

蓟门春酒别同袍,念我风尘解佩刀。

楚客久无鹦鹉赋,舍人殊有凤凰毛。

书来月色漳河满,北望秋阴汉阙高。

行矣旧游还自爱,伟长今在白云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寄正叔

十年裘马向飘零,一郡风尘出汉庭。

塞北岚烟春浩浩,蓟门山色树冥冥。

怀人西署秋云白,对酒疏灯夜雨青。

莫道扬雄长寂寞,桓谭已见太玄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