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

高阁寂已夕,清阴淡如雾。

林塘正寥落,霜月转幽素。

蕴真非境累,赏胜由神悟。

倚户望西园,无人共微步。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冬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冬夜景象。诗人薛蕙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夜晚高阁的寂静与清幽,以及霜月映照下的林塘之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高阁寂已夕”,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高阁在夜晚显得格外宁静,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与孤寂。“清阴淡如雾”一句,通过“清阴”与“雾”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夜晚光线柔和、朦胧的状态,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神秘氛围。

接着,“林塘正寥落,霜月转幽素”进一步扩展画面,将视线从高阁转向周围的自然景观。林木稀疏,池塘空旷,霜月洒下一片银白,整个场景显得既清冷又幽静,透露出一种深秋或初冬特有的寂寥之美。

“蕴真非境累,赏胜由神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他认为,真正的美不在于外在的物质世界,而在于心灵的领悟与感知。只有超越了世俗的束缚,才能真正欣赏到自然界的美好。

最后,“倚户望西园,无人共微步”则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考。他独自倚靠门户,凝望西园,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但又似乎意识到在这个静谧的夜晚,无人能与他共享这份静谧与思考。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

整体而言,《冬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见解,以及在静谧夜晚中寻求内心平静与自我反思的心境。

收录诗词(667)

薛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生卒年:1489~1539年

相关古诗词

舟中看雨

微照下亭皋,轻云翳川曲。

一望春波上,萧条烟雨绿。

馀花飘近渚,众鸟喧深竹。

借问同行子,何处停舟宿。

形式: 古风

赠别翟廷献

燕酒沽玉壶,弹筝唱吴歈。

四坐咸寂寞,停觞但踟蹰。

踟蹰送将归,故人与我违。

当春对歌酒,愁思无芳菲。

忆昔同栖泊,长安竞行乐。

朝野盛欢娱,朋曹何洒落。

休浣及朝昕,追游越城郭。

东第尽王侯,西山具丘壑。

秋月韵鸣弦,春池喜华酌。

流湎平原饮,傥荡鄱阳谑。

良时易徂谢,同心忽离索。

浮沉别岐路,聚散殊今昨。

之子宦中州,余方寻故邱。

谯国望梁藩,咫尺抱离忧。

攀嵇虚往驾,访戴稀来舟。

空投三岁字,讵申千里游。

今王继百六,龙飞自南服。

年开嘉靖号,祥符大横卜。

西雍群振鹭,东圃丛修竹。

一辞北山隐,再忝南宫录。判?屡愆期,随牒忽来兹。

过逢暂以笑,劳苦翻成悲。

君谓久游梁,俗态好苍黄。

宁容长卿慢,竞笑次公狂。

当户忌芳草,投人疑夜光。

以此污微官,不如还故乡。

感君诚不偶,顾我今何有。

儒效卒无闻,官箴竟多负。

一割慕铅刀,千金惭敝帚。

循省但空虚,悲伤就衰朽。

衰朽遽几何,良会将无多。

昔游接形景,今别邈山河。

白云梁苑色,绿水蓬池波。

留连暮春日,殷勤游子歌。

歌阑日向斜,游子起登车。

临岐欲有赠,何因解咨嗟。

铩羽异鸿鹄,存身乃龙蛇。

行行念自爱,无为怨天涯。

形式: 古风

太岳诗三章赠陆元望少参之武当(其一)

荆楚富名峤,太岳气雄哉。

云杪擢珠林,天中悬玉台。

遥遥人境绝,肃肃神君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太岳诗三章赠陆元望少参之武当(其二)

神君集福地,文祖树灵宫。

金银列城阙,藻绘摇烟虹。

萧然仙局吏,坐啸青山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