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丞相纲生朝三首(其二)

戡乱登廊庙,群公数靖康。

一身轻去就,百口恃安强。

天意非难见,人情漫自凉。

殷勤酌周斗,矍铄更鹰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古代官员退隐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戡乱登廊庙,群公数靖康"表明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作者本人以及其他官员都曾经努力维护过国家的安定。这里的“戡乱”指的是平息暴乱,“廊庙”则是古代官府或宫室之意。

"一身轻去就,百口恃安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自己选择了放弃世间纷争,一心只求个人的安全与和平。这里“一身”指的是作者自身,“轻去就”则是退隐的生活态度。

"天意非难见,人情漫自凉"这两句透露了一种宿命论色彩,认为上天的旨意并不难以理解,而人的情感却往往变得冷淡和疏远。诗中的“天意”指的是自然法则或天命,“人情”则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殷勤酌周斗,矍铄更鹰扬"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退隐后的生活状态。在这平静的环境中,诗人细心地品味着时间(“殷勤酌周斗”),同时也感受到了世间纷争与自己隔绝的宁静(“矍铄更鹰扬”)。这里,“殷勤”意味着珍视和细致,“酌周斗”则是象征性地表达对时间流逝的体验;“矍铄”指的是剑拔出鞘的声音,常用来比喻决断或分离,“鹰扬”则形容鹰隼飞翔的姿态。

整首诗通过对照现实与隐逸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以及对内心平和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李丞相纲生朝三首(其三)

济世功名肯力为,风云遇合贵逢时。

欲知辟谷师黄石,便是扁舟号子皮。

后进忌能踰日月,敌人用间果蓍龟。

福城东际笙歌地,且祝千龄醉荔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李丞相纲生朝三首(其三)

希世推英伟,行藏孰是非。

横流曾砥柱,袖手且深衣。

槐影摇黄閤,星躔焕紫微。

山林愚已老,衮绣看公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李丞相纲生朝三首(其二)

将坛丙午赞亲征,相印元年佐圣明。

贼子乱臣俱破胆,皇天后土实同盟。

扶持更系民休戚,进退元知势重轻。

舍我其谁公健在,乞身赢得见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李丞相纲生朝三首(其一)

炎景生贤佐,三朝火王时。

德威虽敌畏,忠荩只天知。

安国惊何久,收功会有期。

他年调鼎地,黄发属公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