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权次翁赴湖北计幕

万灶貔貅趣上边,皇华新遣墨犹鲜。

何人共了飞刍事,有客同称入幕贤。

举酒便惊分袂处,挂帆直到赏音前。

不妨勋业高前哲,却与山寮作后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无数炊烟缭绕在貔貅之上,皇家的新使命墨迹还鲜明。
谁能共同完成粮草之事?有位宾客被赞为幕僚中的佼佼者。
举杯时已感离别之痛,扬帆直向知音之地。
功绩不妨超越先贤,最终将与山野隐居的生活一同记录。

注释

万灶:形容众多炊烟,象征繁忙或众多军队。
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这里可能象征着军事力量。
皇华:指皇帝的使节,传达皇命。
飞刍:快速运输粮草,比喻军事行动中的后勤保障。
入幕贤:幕僚中的杰出人才,指有才华的顾问或助手。
分袂:分离衣袖,比喻离别。
赏音:知音,理解并欣赏的人。
勋业:功绩,成就。
山寮:山间的简陋住所,常指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为朋友权次翁即将前往湖北担任幕僚而作的送别诗。首句“万灶貔貅趣上边”形象地描绘出军队忙碌的场景,比喻权次翁此行如同率军奔赴前线,显示出任务的重要性和紧张气氛。接着,“皇华新遣墨犹鲜”表达了对权次翁新任使命的赞美,言其被朝廷委派,责任重大,文书上的墨迹还带着新鲜感。

“何人共了飞刍事,有客同称入幕贤”两句,既赞赏权次翁的能力,又表达出对他此次出行将与他人共同完成艰巨任务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他的才华能得到同僚的认可。诗人以“举酒便惊分袂处”寄托离别之情,举杯之际,不禁为即将的分别感到惊讶和惋惜。

“挂帆直到赏音前”预祝权次翁此行顺利,期待他在湖北能听到赞赏的声音,表明诗人对其成就寄予厚望。最后两句“不妨勋业高前哲,却与山寮作后编”,鼓励权次翁不必过于拘泥于眼前,他的功绩将会超越前贤,甚至成为后世典籍中的佳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权次翁的赞美和鼓励,又有对离别的不舍,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期许。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送易彦章以太学正召

涵养书生二百春,为渠文物有经纶。

只今领袖贤关地,畴昔锱铢舍法人。

吾道年来多落落,士风从此却彬彬。

不应小折陈蕃角,谩谓朝家弃直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胡倅辟书不遂复到选部

便饱蒲帆纵木兰,王阳时节好弹冠。

官身台历星迟速,世路天香篆屈盘。

人去边头三策在,春回天上五溪寒。

归飞未戢青冥翅,却与朝廷作羽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赵主簿

新诗燕婉似花繁,好在鹓行接羽翰。

一笑相逢江海客,三年犹老簿书官。

见闻我阙犹干禄,矍铄君能欲据鞍。

却似岑参寮友会,阳春一曲和皆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赵安卿召除考功(其二)

五老重湖一腐儒,强令随牒应时须。

杜陵身世霜前鬓,陶令田园雨后芜。

梅菊满怀忧岁晚,松楸关念怯春濡。

知音自是调元手,乞与还山护命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