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山居诗(其十一)

早灰百念卧灵山,世路无心绝往还。

僧相祇宜林下看,不堪行到画堂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隐居于灵山之上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早灰百念卧灵山”,以“早灰”暗示清晨初醒,百念俱灰,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接着,“世路无心绝往还”一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态度,不再关心世俗的纷扰,断绝了与外界的往来,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后两句“僧相祇宜林下看,不堪行到画堂前”,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僧侣生活的简朴与自然之美。在林下的僧侣生活是适宜的、自在的,而华丽的殿堂却让诗人感到不适应,甚至难以忍受。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淡漠,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偏爱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内心世界深刻的探索,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珍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9)

释冲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翠微山居诗(其十二)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馀。

却被世人知去处,更移茅舍作深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翠微山居诗(其十三)

高山远望石碐碐,叠嶂回峦数十层。

时人只识云生处,不见松萝岩下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翠微山居诗(其十五)

独摇金锡出樊笼,便踏孤云上碧峰。

莫怪脚穿脱尘履,且图行处不留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翠微山居诗(其十六)

三界无家谁最亲,十方惟有一空身。

但随云水伴明月,到处名山是主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