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论诗呈双鱼(其九)》由明代诗人霍与瑕所作,通过自然界的星辰、河汉、山川、草木与人间诗歌的类比,阐述了诗歌作为人类精神华彩的象征,蕴含着深邃的道德与言辞之美。诗中强调了内外一致的重要性,即真正的品德与言语表达应相互映照,共同展现个体的光辉。
“在天有星辰,河汉为其章”,开篇以星辰和银河比喻自然界中的秩序与美,暗示诗歌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样承载着引导与启示的作用。“在地有山川,草木贲其芳”,进一步将大地上的山川与草木与诗歌相联系,强调了诗歌如同大自然一般,丰富而充满生命力,能够滋养人心,散发出独特的芳香。
“诗乃人之华,蕴藉耀其光”,点明了诗歌是人类精神的精华,其内涵丰富,光芒四射,能够照亮人们的心灵世界。“内外本一致,德言互显藏”,强调了诗歌与人的内在品德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真正的诗歌作品不仅在于言辞的华丽,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高尚品德与深刻思想。
“实德展无量,矢言自辉煌”,进一步阐述了品德与言语的相互促进作用,认为真正的品德能够无限扩展,而诚挚的话语则能闪耀出耀眼的光芒。“古者以道志,末世但轻飏”,对比古代与现代社会,表达了对过去重视道德与理想追求的怀念,以及对当今社会仅追求表面形式的批评。
最后,“与君更勉力,内心不可忘”鼓励读者与诗人一同努力,铭记内心的道德准则,追求真善美的同时不忘初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诗歌本质的独到见解,以及对道德与艺术和谐统一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