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一十二首.春歌三首(其一)

东风荡罗裾,冶游步前池。

柳条亦多情,袅娜学腰肢。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女子轻盈漫步于池畔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美。

首句“东风荡罗裾”,以“东风”开篇,不仅点明了季节——春天,也暗示了风的轻柔与温暖,仿佛是大自然的温柔之手,轻轻拂过女子的罗裙,带起了一阵轻盈的舞动。这里的“荡”字,生动地表现了春风的轻拂与女子衣裙的飘逸,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着,“冶游步前池”,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池边游玩的情景。一个“步”字,既写出了女子行走的姿态,又暗示了她悠闲自在的心情。前池,作为背景,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含了水边的静谧与美好,为女子的活动提供了宁静而美好的环境。

“柳条亦多情,袅娜学腰肢。”这两句将自然界的柳条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和动作,形象地描绘了柳条随风轻摆,宛如女子细腰般婀娜多姿的情态。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自然景观与人物形象相互映衬,既表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日的景色与人物的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春天带来的生机与美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富有诗意,是一首典型的描绘春日景象的佳作。

收录诗词(638)

王廷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子夜四时歌一十二首(其三)

昼饮夜复宴,笙歌缘底忙。

不是无来日,但欲及三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子夜四时歌一十二首.夏歌三首(其四)

珍簟卧当风,四面不施帏。

郎呼起同游,待侬著絺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子夜四时歌一十二首(其五)

轻舟荡双桨,纡转莲塘里。

君但惜莲花,侬贵得莲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子夜四时歌一十二首(其六)

腕困置扇坐,鲜袿苦汗涴。

欢言勿懊恼,三伏已将过。

形式: 古风 押[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