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首(其二)

不从一地至一地,寂灭性中宁有位。

释迦稽首问然灯,仁者何名为受记。

形式: 偈颂 押[寘]韵

翻译

不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在寂静灭尽的状态中哪里会有位置呢?

注释

寂灭性:佛教术语,指达到涅槃、无生无死的境界。
宁有位:意指在这种状态中没有固定的位置或存在形式。
释迦:指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
然灯:佛教中的智慧之灯象征,此处可能指智慧的象征。
受记:佛教中指接受佛的预言或指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守道所作的第二首偈。它以佛教禅宗的视角探讨了空性和觉悟的主题。"不从一地至一地"暗示了世间万物无常,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或终点;"寂灭性中宁有位"进一步强调在空寂的本质中,不存在任何永恒的位置或身份。"释迦稽首问然灯"提到佛陀向燃灯佛请教,象征着智慧的寻求和传承;"仁者何名为受记"则询问真正的仁者如何被赋予理解和记住这些深刻的教义。

整体上,这首诗简洁而深邃,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虚无与觉悟的真谛,体现了禅宗崇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方式。

收录诗词(3)

释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二首(其一)

日月绕须弥,人间分昼夜。

南阎浮提人,祇被明暗色空留碍。

形式: 偈颂

柳色黄金嫩,黎花白雪香。

形式: 押[阳]韵

但知今日复明日,不觉前秋与后秋。

平步坦然归故里,却乘好月过沧洲。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晚春

草深烟景重,林茂夕阳微。

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