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从一地至一地,寂灭性中宁有位。
释迦稽首问然灯,仁者何名为受记。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守道所作的第二首偈。它以佛教禅宗的视角探讨了空性和觉悟的主题。"不从一地至一地"暗示了世间万物无常,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或终点;"寂灭性中宁有位"进一步强调在空寂的本质中,不存在任何永恒的位置或身份。"释迦稽首问然灯"提到佛陀向燃灯佛请教,象征着智慧的寻求和传承;"仁者何名为受记"则询问真正的仁者如何被赋予理解和记住这些深刻的教义。
整体上,这首诗简洁而深邃,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虚无与觉悟的真谛,体现了禅宗崇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方式。
不详
日月绕须弥,人间分昼夜。
南阎浮提人,祇被明暗色空留碍。
柳色黄金嫩,黎花白雪香。
但知今日复明日,不觉前秋与后秋。
平步坦然归故里,却乘好月过沧洲。
草深烟景重,林茂夕阳微。
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