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牡丹(其一)

金粉轻黏蝶翅匀,丹砂浓抹鹤翎新。

尽饶姚魏知名早,未放徐黄下笔亲。

映日定应珠有泪,凌波长恐袜生尘。

如何借得司花手,偏与人间作好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紫牡丹(其一)》由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创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紫牡丹的华美与独特魅力。

首句“金粉轻黏蝶翅匀”,以金粉比喻牡丹花瓣上的光泽,形象地描绘了花瓣表面细腻而均匀的光泽,如同蝴蝶翅膀般精致,展现出紫牡丹的娇艳与高雅。

接着,“丹砂浓抹鹤翎新”一句,将紫牡丹的花朵比作浓抹的丹砂,与洁白如鹤翎的新鲜对比,突出了紫牡丹色彩的浓郁与鲜明,以及其生命力的蓬勃。

“尽饶姚魏知名早,未放徐黄下笔亲”两句,通过对比其他著名的牡丹品种姚黄、魏紫,以及著名画家徐熙、黄筌的作品,强调了紫牡丹的独特性和珍贵性,暗示其不仅在自然界的美丽中独树一帜,在艺术表现上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映日定应珠有泪,凌波长恐袜生尘”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紫牡丹比作明珠,即使在阳光下也会仿佛含着泪水,又像是在水波中行走的女子,担心自己的袜子沾染尘土。这些比喻生动地展现了紫牡丹在不同环境下的美丽与脆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紫牡丹的深深喜爱和对其美的赞叹。

最后,“如何借得司花手,偏与人间作好春”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能够掌管花神之职的手,让紫牡丹的美丽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景,更是为人间带来美好春色的使者,体现了诗人对紫牡丹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自然与艺术和谐共融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紫牡丹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艺术、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紫牡丹(其二)

天上真妃玉镜台,醉中遗下紫霞杯。

已从香国偏薰染,更怕花神巧剪裁。

微度麝熏时约略,惊移鸾影却低回。

洗妆正要春风句,寄谢诗人莫浪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东园送白牡丹

故园两岁梦鞓红,凤尾花新百种空。

锦幄未能如富室,瓦盆亦足慰衰翁。

一枝争卖金钱满,三朵齐开玉盏同。

独恨春深无暇赏,暮归吹落又狂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小园初植牡丹结亭垂就忽放一花时逼长至

新除药圃结亭台,倾国奇葩忽自开。

霜后著花还傲菊,春前破萼?输梅。

韶华岂为三冬借,阳气真从九地回。

敢谓青皇私绿野,名园桃李暗相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牡丹

翠雾红云护短墙,豪华端称作花王。

洛阳宫里杨妃醉,吴国台前西子妆。

芳露淡匀腮粉腻,暖风轻度口脂香。

开时亦自知珍重,静镇东风白昼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