辘轳金井/四犯剪梅花.席上赠马佥判舞姬

翠眉重扫。后房深、自唤小蛮娇小。

绣带罗垂,报浓妆才了。堂虚夜悄。

但依约、鼓箫声闹。一曲梅花,尊前舞彻,梨园新调。

高阳醉、玉山未倒。看鞋飞凤翼,钗梁微袅。

秋满东湖,更西风凉早。桃源路杳。

记流水、泛舟曾到。桂子香浓,梧桐影转,月寒天晓。

形式: 词牌: 四犯剪梅花

翻译

翠眉细细描画,后院深处,独自唤来小蛮般的娇俏。
绣带轻轻下垂,宣告着她刚刚完成精致的妆容。夜晚的厅堂空寂无声。
只听得隐约的鼓箫声喧闹,一曲《梅花》在酒杯前舞动,是梨园新编的曲调。
豪饮之后,虽然醉意未消,但仍见她轻盈如玉山未倾。看着她鞋上凤凰展翅,发钗微微颤动。
秋天的东湖,西风早早带来凉意。通往桃花源的小路已渺茫难寻。
记得那流水潺潺,我们曾乘舟游过。桂花香气浓郁,梧桐叶影摇曳,月色清冷,天色渐明。

注释

翠眉:女子细长美丽的眉毛。
后房:内室,后院。
小蛮:古代美女名字,此处形容女子娇小可爱。
绣带:装饰有刺绣的腰带。
鼓箫: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用于宴会或娱乐。
梨园:古代宫廷音乐学校,此处指优美的音乐。
玉山:比喻人的醉态,如玉山般摇晃。
桃源:隐居或理想中的乐土,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流水:象征时间流逝或回忆。
桂子:桂花,以其香气闻名。
梧桐:常见于诗词,象征高雅或离别。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宴会之景,宴会中有舞姬表演,其优雅的舞姿和美妙的音乐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开篇“翠眉重扫”即刻画出舞姬精致的眉宇,她轻盈的小蛮娇小,也许指的是她的一种可爱的行为或者是饰物,给人以生动之感。后房深处,舞姬自唤着绣带罗垂,表明她的装扮精美且不经意间透露出一种独特的韵味。

“报浓妆才了”则说明她精心地打理自己的妆容,已经完毕。宴会厅堂空旷而夜晚悄然,舞姬依约轻盈地踏着鼓箫声中起舞,一曲梅花舞在尊前轻盈展现,是梨园新调中的经典之作。

“高阳醉、玉山未倒”可能暗示宴会的盛况连续不断,宴会主持者尚未醉倒,而舞姬的舞姿则如同飞凤翼一般,轻盈而优美。钗梁微袅,是对她头饰的一种描绘。

“秋满东湖,更西风凉早”写出了季节之转换和天气之变化,但宴会中的热闹并未因为外界的冷清而有所减少。而“桃源路杳”则是对一个美好地方的描述,或许是舞姬曾经去过的地方。

“记流水、泛舟曾到”表明诗人对于那次流水泛舟的经历仍然记忆犹新。桂子香浓,梧桐影转,是对环境的细腻描写,而月寒天晓,则是宴会结束时的景象。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舞姬和宴会场景的生动描述,展现了一个温馨、美好的艺术氛围,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糖多令/唐多令

解缆蓼花湾。好风吹去帆。二十年、重过新滩。

洛浦凌波人去后,空梦绕、翠屏间。飞雾湿征衫。

苍苍烟树寒。望星河、低处长安。

绮陌红楼应笑我,为梅事、过江南。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糖多令/唐多令

芦叶满汀洲。塞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

故人今不在。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鹧鸪天

楼外云山千万重。画眉人隔小帘栊。

风垂舞柳春犹浅,雪点酥胸暖未融。

携手处,又相逢。夜阑心事与郎同。

一杯自劝羔儿酒,十幅销金暖帐笼。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霜天晓角

霜天晓角。梦回滋味恶。

酒醒不禁寒力,纱窗外、月华薄。拥衾思旧约。

无情风透幕。惟有梅花相伴,不成是、也吹落。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