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入银床老井梧,能言鹦鹉日相呼。
兰闺半月閒针线,学得崔徽一镜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静谧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在秋天的思索与感慨。首句“秋入银床老井梧”,以“秋”为主体,将其融入到“银床”的清凉中,让读者感受到秋意浓重。这里,“银床”形象地描绘了秋夜的寒凉和静谧,"老井梧"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
接下来的“能言鹦鹉日相呼”,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鸟儿以人的语言能力,使它们能够互相呼唤,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面,更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通过鹦鹉的“日相呼”,反映出诗人对交流与陪伴的渴望。
第三句“兰闺半月閒针线”则转向了室内生活,"兰闺"暗示了一种幽静而雅致的居所,"半月"是时间的描写,而"閒针线"则展现了诗人在夜晚用心地进行手工劳作,这不仅反映了古代妇女的生活状态,也隐含着对家务与日常生活的珍视。
末句“学得崔徽一镜图”,这里的“崔徽”应指的是唐代著名才女崔鶱,"一镜图"则是对其才华的高度赞誉。诗人通过学习崔鶱的才智与艺术造诣,表达了自己追求高雅情操和文学成就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将秋天的氛围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淡泊而不失深邃的美学境界。
不详
自号一贞居士。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爽籁生灵径,清秋澹碧空。
乘凉赊月色,问夜出帘栊。
独坐怜团扇,罗衣吹暗风。
闺中女儿兰蕙性,寒冰清澈秋霜莹。
感君恩重不胜情,容光自抱悲明镜。
南浦萧条音信稀,百劳东去燕西飞。
玉钗敲断灯花冷,游网乘空蟢子非。
沉水斋心燃宝鼎,金钱纤手卜灵龟。
数期细认先天课,甲乙爻加归未归。
瘦腰春病不成围,闲逐秋千荡画衣。
香散天风兰佩堕,声摇环玉綵绳飞。
飘飖似跨双鸾去,闲雅宜从月殿归。
无力尚怜扶不起,翠蛾犹蹙怨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