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即事八首(其六)

合踏青山转碧川,雨馀风月更婵娟。

光铓影渡星河碎,片段气蒸云物鲜。

心系鸰原千里外,梦回鼓角五更前。

翠华杳杳今何处,怅望东吴空惘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江上行舟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绪。首句“合踏青山转碧川”,以动态的画面展现山与水的和谐交融,仿佛诗人正沿着青山蜿蜒而行,最终融入碧绿的河流之中。接着,“雨馀风月更婵娟”一句,通过“雨后”、“风轻”和“月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暗示着自然界的宁静与美好。

“光铓影渡星河碎,片段气蒸云物鲜”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视觉与感官的体验。光与影在水面跳跃,仿佛破碎的星河,而空气中弥漫的湿气使得云雾显得更加鲜活。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感悟。

“心系鸰原千里外,梦回鼓角五更前”则将诗人的思绪从眼前的美景拉向远方,千里之外的故乡,以及五更时分的军鼓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安危的忧虑。这里的“鸰原”借指故乡,而“鼓角”则是战争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

最后,“翠华杳杳今何处,怅望东吴空惘然”两句,以“翠华”(帝王出行时的仪仗)的消失,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与失落感。面对东吴(这里可能泛指南方或东方的某个地区),诗人只能怅然若失地遥望,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江行即事八首(其七)

峡束沧江暮霭昏,孤猿吟啸不堪闻。

寥寥夜阒波沉月,漠漠晓晴山出云。

钓艇得鱼犹拨刺,纶巾漉酒任酣醺。

年来与物忘机甚,自觉沙鸥不乱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江行即事八首(其八)

一重一掩翠参差,路入桃源客意迷。

江雾晓分山远近,浦鸥闲送棹东西。

颇欣岭表佳泉石,闻道江南多鼓鼙。

稚子候门应念我,提携来共此幽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自晋康顺流六十里有山巉然临江下有岩洞可容千人轩豁平坦景幽邃石罅间滴泉厥味甘冽因目之曰玉乳岩赋诗以纪其事

鼓柁下端溪,停桡登巀嶭。

呀然岩洞开,俨若栋宇设。

千夫可还揖,放步靡凹凸。

玲珑四壁间,一一幢旆列。

谁令胚浑初,凝结有罅缺。

当年补天手,不顾山石裂。

镌镵馀旧痕,琐碎委环玦。

五峰近龙渊,无乃通贝阙。

试求玉函书,何异探禹穴。

涓涓乳泉滴,灿灿冰玉洁。

清声落嵌窦,自中琴筑节。

尝之味甘芳,涤我肺腑热。

琼浆笑裴航,石髓谢王烈。

峤南瘴疠乡,有此云腴冽。

青葱松桂阴,景物助幽绝。

岂无会心人,来游共旌别。

题诗制佳名,聊以纪岁月。

碧落遥相望,千里未磨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