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泉

昔有大荒国,水以狂泉名。

国人皆饮泉,狂颠率无宁。

一者自穿汲,乃独能常醒。

国人既皆狂,反见不狂惊。

顾谓不狂人,无乃鬼物凭。

不然是狂疾,救疗当痊轻。

施针灼炷艾,肤肉无全平。

而彼不狂者,被虐楚不胜。

贲然走泉所,酌饮不敢停。

既饮即亦狂,万虑皆迷冥。

其狂与众一,众始欢相倾。

世事今亦然,嗟哉感诗鸣。

安得跨鹏背,独往游天溟。

寄谢彼狂子,酌泉吾不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狂泉》由宋代诗人范浚创作,通过虚构的大荒国中“狂泉”的故事,深刻揭示了社会现象中的群体心理与个体命运的对比。

开篇描绘了一个奇特的国度,名为大荒,其中有一股名为“狂泉”的水源。国人皆饮此水,导致普遍狂乱。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中出现了唯一一个保持清醒的人,他独自饮泉,却能保持理智。这一对比鲜明地展现了个体与群体的不同命运。

接着,诗人通过对话形式,探讨了清醒者为何被视为异类,甚至被怀疑为鬼物附身。这反映了社会对异于常人的恐惧和排斥。随后,诗人提出疑问,是否清醒者也应接受治疗,暗示了对正常与异常界限的思考。

进一步,诗人描述了清醒者面对群体狂乱时的无奈与痛苦,以及他们对泉水的渴望与恐惧。这种内心的挣扎,象征着个体在集体压力下的困境。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并提出了希望——能够超越世俗,寻找自由与宁静。同时,诗人向那些“狂子”传达信息,表明自己无法与之共饮“狂泉”,暗含了对自我坚守与独立思考的坚持。

整首诗通过虚构的故事,深刻探讨了社会心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以及对正常与异常的界定等问题,具有深刻的哲学意味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63)

范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六兄茂永论有无之作

磨砖不成镜,画饼不可食。

谈空如画饼,要匪实消息。

泥有如磨砖,未免见排辟。

筹量有无中,背道费寻觅。

先天为心祖,此事冥太易。

空毋堕渺茫,有勿著声色。

勿同半生灭,邪见徒役役。

万有齐一虚,寥廓鸟无迹。

至虚本非无,岂谓滞神识。

佳哉僧肇论,妙意真的的。

形式: 古风

己巳十二月廿九日同侄端臣端杲观王右军帖并晋书以白藕荐酒成诗

星回景急岁聿除,更长烛明坐蓬庐。

东风夜半欲入律,万木先已争号呼。

小阮过予足风味,共观古帖披前志。

秋蛇绾字右军书,朔马腾风东晋记。

纷纭万古浩无涯,且啖白藕倾流霞。

分甘恨不如船大,空想峰头十丈花。

形式: 古风

题双清堂

市合喧华外,堂开磊落明。

大山横面势,积水带渟潆。

野静欢蛙断,林幽独鸟鸣。

杜陵诗句在,心迹喜双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陶潜咏

五个门前柳,千年身后名。

挂冠真避俗,自祭颇忘情。

且进杯中物,何劳弦上声。

诗篇经李杜,犹得擅精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