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王哲的《耍蛾儿》是一首禅宗俚语化的诗,以通俗的语言探讨修行与生命本质。首句“不会修行空养肚”暗示了修行并非单纯为了身体的滋养,而是指向精神层面的提升。接下来,“肾肺心肝脾祖”将人体器官比喻为修行的障碍,需要去除或超越,形象地表达了修行者要超越生理欲望和执着。
“五团臭肉怎为主”进一步强调了肉体的局限和不重要性,而“先把黄婆咄去”中的“黄婆”可能是指烦恼或世俗欲望,通过“咄”字表达驱逐之意。随后,“赶退青龙兼白虎”可能象征着战胜内心的贪嗔痴,青龙和白虎是传统道教中的对立力量。
“不用婴儿姹女”暗指道家修炼中的男女双修,这里则表示不需要过于沉迷于这些外在的修炼方式。最后,“诸公要觅长生路,别有一般门户”点明真正的修行之路并非寻常之道,而是有着独特的门径,暗示着内在心灵的觉醒和超越。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以日常生活的比喻引导读者思考修行的真谛,具有一定的禅意和道家哲学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