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深红数点吹花絮。又燕子、飞来语。
远水平芜春欲暮。
年年长是,清明时候,故遣人憔悴。
竹鸡啼罢山村雨。正寥落、无情绪。
猛省从前多少事。
绿杨堤上,楼台如画,此景今何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感慨。开篇“深红数点吹花絮”一句,便是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春天的美丽,花瓣随风轻扬,如同细碎的丝絮。紧接着“又燕子、飞来语”则表达了燕子的归来带来了春天的讯息。
诗人通过“远水平芜春欲暮”一句,描绘出春日将尽的宁静景象,以及时光流转之感。而“年年长是,清明时候,故遣人憔悴”则表达了每逢清明时节,总会使人产生思念之情。这里的“清明时候”特指寒食节前后,即清明时节,这在古代中国是一个重要的时节,人们往往在这个时候扫墓祭祖,因此也容易引起对过往的回忆。
“竹鸡啼罢山村雨”一句,则是通过自然界的声音和景象来传达一种孤寂与淡远之感。接着“正寥落、无情绪”则更深化了这种氛围,表明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奈。
在最后,“猛省从前多少事。绿杨堤上,楼台如画,此景今何处。”两句中,诗人突然间回想起往昔种种,而现在却只能在绿意盎然的堤岸和如画一般的楼台中寻觅那已逝去的风光。这里流露出的,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与记忆之间差距的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鲜明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对于清明节的特别情感,以及他对于往昔岁月的深切怀念。
不详
欲近上元人意好,月如人意团圆。
暖风催趣养花天。三山来鹤驾,万户识凫仙。
手种河阳桃李树,暂时来看春妍。
彩衣一笑棹觥船。明年当此日,人到凤池边。
雪片幻成肌骨,月华借与精神。一声羌笛怨黄昏。
吹香飘缟袂,脱迹委红裙。
枝上青青结子,子中白白藏仁。那时别是一家春。
劈泥尝煮酒,拂席卧清阴。
试问休官林下去,何人得似高年。
壶中不记岁时迁。吹箫新有伴,餐玉共求仙。
有客尊前曾得见,月眉云鬓娟娟。
断肠刺史独无眠。谁能闻一曲,偷向笛中传。
鶗鴂一声春事了,不知苦劝谁归。
花梢香露染蔷薇。小梅酸著齿,酒榼正堪携。
鸭绿一篙新雨过,远山半出修眉。
仙翁理棹欲来时。绕檐乌鹊喜,报与主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