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廿七日诸君子会予草堂次前韵四首(其一)

重订茅堂约,无嗔折简招。

追游匪公等,意气向谁消。

村酿分邻瓮,山蔬荐菊苗。

安期如可访,欲去海门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孙承恩在六月二十七日邀请诸君子到他的草堂相聚的情景。诗中充满了浓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重订茅堂约”,表明这是对先前约定的重申,草堂是他们聚会的地方,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熟悉的氛围。接着,“无嗔折简招”一句,展现了诗人诚挚的邀请态度,不带一丝嗔怪,体现了他对朋友的尊重与期待。

“追游匪公等,意气向谁消。”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相聚的珍惜。这里的“追游”指的是过去的游玩经历,“匪公等”则暗示了过去的朋友,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这次聚会对于他来说的重要性,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感叹时光易逝,往日的朋友可能难以再聚。

“村酿分邻瓮,山蔬荐菊苗。”这两句描绘了聚会时的场景,村酿是乡村自酿的酒,分给邻家共享;山蔬则是山间生长的蔬菜,用来烹饪佳肴。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聚会的乡土气息,也体现了主人对朋友的款待之心。同时,“荐菊苗”还暗含了秋天的意味,预示着聚会的季节和氛围。

最后,“安期如可访,欲去海门樵。”安期是传说中的仙人,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希望像安期一样,能够远离尘嚣,去海边砍柴,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内心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619)

孙承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六月廿七日诸君子会予草堂次前韵四首(其二)

门驻高人辙,光生贱子居。

开轩纳凉气,展席俯清渠。

野老遗朱果,溪翁留白鱼。

轻雷应送雨,百里殷空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六月廿七日诸君子会予草堂次前韵四首(其三)

岁月堂堂去,江河靡靡流。

笑谈且樽酒,身世自虚舟。

莫易催归思,须教倚棹讴。

更容移小艇,同傍白蘋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六月廿七日诸君子会予草堂次前韵四首(其四)

座拂花香细,阶连草色深。

狂歌吾巳醉,不饮公何心。

烟水三江阔,风云万里阴。

素怀邈何许,托迹在岩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七月廿五日会苏子嘉会堂再次前韵四首(其一)

名酒吾当恋,行云不可招。

素心丹自炯,衰鬓雪难消。

短袖随风叶,长镵刬芋苗。尽?书籍弃,买断北山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