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太华终南只磨青,渭流一日肯为泾。
豺狼不食茅焦肉,水火安能熄六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一,以历史人物李斯为题材,通过描绘太华山和终南山的磨砺,以及渭河与泾河的关系,隐喻李斯的命运和历史变迁。首句“太华终南只磨青”象征李斯经历磨砺,才华出众;次句“渭流一日肯为泾”暗示李斯从普通官员跃升至权力巅峰,如同渭水超越泾水。后两句“豺狼不食茅焦肉,水火安能熄六经”则借典故表达对李斯结局的讽刺,意指即使权势滔天,也无法逃脱历史的评判,暗示他的结局如同豺狼不食清廉之士,试图以权谋熄灭儒家经典所代表的道德准则,但最终未能如愿。整首诗寓言性强,对李斯的评价具有深刻的警示意味。
不详
凤麟自古待明时,虮虱何堪论是非。
可是首阳可埋骨,争知人怨首阳希。
伏匿穷庐煖意回,子卿一夜梦阳台。
归来不与曾孙议,未必麒麟生面开。
杀傅囚师不敢言,奸人致意遂昏昏。
明经洁行人如梦,莫把优游议孝元。
虎豹深宫风自寒,未央前殿拜呼韩。
二边无事将军老,犹得馀閒救比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