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陈元鼎的《岁暮杂感(其三)》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眼前社会动荡不安的感慨。首句“故园回首乱云低”,通过“乱云”形象地表达了家园在战乱中的模糊与苍茫,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次句“烟雨河山正鼓鼙”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阴霾,以“烟雨”和“鼓鼙”声交织,勾勒出一幅风雨飘摇、战鼓震天的画面。
第三句“惭见市廛通负戴”,诗人感到羞愧,因为目睹了人们在战乱中艰辛劳作,甚至背负重物,流离失所。“尚惊道路叹流离”则直接揭示了战乱带来的民众离散之苦,让人心生悲凉。
接下来,“沙虫劫后惊全改,海鹤归时望欲迷”两句,通过“沙虫”和“海鹤”的变化,寓言战后的荒凉与变迁,以及诗人对家园未来命运的迷茫。最后,“蓑笠盟言吾岂负,鬼车啼血遍溪西”表达了诗人坚守承诺的决心,即使环境恶劣,也誓言不负初衷,但“鬼车啼血”又暗示了现实的残酷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描绘战乱中的故园景象和人物命运,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个人在乱世中的坚定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