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晚渡

何处堪投宿,黄昏古渡头。

疏钟闻远寺,微火识孤舟。

烟隔荒城起,波通大海流。

却寻杨柳岸,沽酒市边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分在青县古渡口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黄昏时分渡口的生动画面。

首句“何处堪投宿,黄昏古渡头”,开篇便设下悬念,引人入胜。诗人似乎在寻找一个可以安歇的地方,而这个地点正是黄昏时分的古老渡口。这种对住宿的疑问,既体现了旅途的疲惫,也暗示了对未知的探索和期待。

接着,“疏钟闻远寺,微火识孤舟”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孤独。远处寺庙传来的稀疏钟声,与近处孤舟上微弱的灯火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的画面。钟声悠扬,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沉淀;灯火微弱,却照亮了前行的道路,给人以温暖与希望。

“烟隔荒城起,波通大海流”则将视野扩展至更广阔的天地。烟雾从荒城升起,与波涛汹涌的大海相呼应,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辽阔。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壮美画卷,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表达了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却寻杨柳岸,沽酒市边楼”两句,诗人似乎找到了暂时的栖息之地——杨柳依依的岸边,市边的酒楼。在这里,他可以暂时放下旅途的劳顿,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欢愉。这一转折,不仅为读者带来了情感上的释放,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昏古渡口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它不仅是一幅动人的风景画,更是一首蕴含哲思的抒情诗,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收录诗词(1)

杜鼒(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青县道中

浅渚连秋草,平堤带夕阳。

几家茅屋小,一路黍苗香。

眠鸭多闲意,垂杨不断行。

沙河如更洁,便足敌江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九日游盘古庙

平畴缺登眺,佳时兴不空。

危庙滹水阳,秋赛传琳宫。

九客狎乡俗,驾言畅寂衷。

稼收田野扩,缕堤亘长虹。

过桥隘车马,高坞老树雄。

士女竞盘旋,拾级登道通。

顾瞻牖栏外,贾贩庞以充。

秋色西南来,飒然故山风。

菊花阔不见,落帽醉谁同。

白帝阅吾久,似讶常飘蓬。

断流清可见,人面羞丹枫。

夕霞满归幰,凭轼歌鸿濛。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青县夜泊

六日周行才两程,孤帆落处傍荒城。

颠风吹浪晚更急,密雨打篷灯半明。

大芋高荷忆萧瑟,乱蛩衰草伴凄清。

秋深尚欠持螯约,惆怅寒蒲郭索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青县竹枝词(其一)

中山山下竹青青,潞河河外烟冥冥。

三日好风吹细水,李花开遍峭帆亭。

形式: 词牌: 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