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脚踏清波分华岳,手擎红日转重云。
徒劳谩费干戈力,究竟还归有道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富有象征意义的画面。"脚踏清波分华岳",诗人以大胆的想象,将自己置于波涛之上,仿佛能分开华山般的巍峨,显示出超凡的力量和豪迈气概。"手擎红日转重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神话般的场景,诗人仿佛握住了太阳,驱散重重乌云,象征着掌控自然之力和光明驱散黑暗的决心。
然而,接下来的诗句转折,"徒劳谩费干戈力"表达了对无谓斗争的反思,认为即使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斗争,最终的结果可能并无实际意义。"究竟还归有道君"暗示了一种回归内心平静和遵循自然法则的理念,即真正的力量和智慧来自于内心的和谐与道义。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寓言般地传达出一种哲理:外在的武力和斗争并非解决问题的根本,内心的平和与遵循道义才是通往真理和和谐的关键。这体现了宋代禅宗诗人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不详
无业何太切,白云何太孤。
胡须将谓赤,更有赤须胡。
摩天鸩鸟九头毒,护世那吒八臂长。
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握七星刀寻作者,倒司农印对冤雠。
当阳一句分宾主,九曲黄河水逆流。
展事无回互,投机通一线。
洞山无眼筋,入地狱如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