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愁五章(其五)

秋夜自漫漫,秋魂转萧索。

虚室抱青灯,衾影洵堪惜。

我观旦昼为,此际皆陈迹。

方知亥子门,即是古今隙。

安得存存人,损外归中益。

未烦愁户扃,但使玄关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释愁五章》中的第五章。诗人在秋夜中独坐,内心充满萧索与愁绪。他以“秋夜”开篇,描绘出一个寂静而凄凉的夜晚景象,通过“虚室抱青灯,衾影洵堪惜”这两句,将诗人孤独寂寞的形象与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氛围。

接着,诗人展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我观旦昼为,此际皆陈迹”,他意识到日复一日的生活,不过是过往云烟,转瞬即逝。这种对生命短暂和时间无情流逝的深刻理解,使得诗人进一步思考存在的意义,“方知亥子门,即是古今隙”,他认识到,每一个时刻都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渴望,“安得存存人,损外归中益”,他希望找到一种方法,让心灵得以净化,从外部的纷扰中解脱出来,回归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他也提醒人们,不必过于忧虑生活的琐事,“未烦愁户扃,但使玄关辟”,保持心灵的开放与通透,让智慧之门常开,就能化解愁绪,获得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的描绘,以及对时间、存在、心灵状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九日晓对

独坐看秋秋可同,秋心或在有无中。

前山聚霭光如抹,远树流烟色似通。

但许孤峰迎露白,安知万叶染霜红。

南州炎德时相假,萧瑟何须畏晓空。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是午同德阳殿下张腾夫宫詹治登高之酌

未得黄花醉晚秋,应同素友觅高丘。

白云就我摇轻爽,沧海涵天动远愁。

自古登临增感慨,祇今行止漫夷犹。

且将涯角千年绪,付与樽前日夜浮。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初冬十二至防水见黄花喜吟

黄花正可对幽人,卜筑从兹遂有邻。

已诏寒山同气色,孤宜水竹共精神。

秋回弥见风霜远,客至翻惊物候新。

寂寂陶潜藏此意,东篱千载未生尘。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为张将子画新眉致词

相逢海北黄花节,忽见江南渌水春。

妾发他年方覆额,君怀此际强回身。

小窗敲竹千般响,角枕呼侬一样匀。

赢得双眉不自扫,时凭京兆画中新。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